四、被害型
被害型:常有被害感
总觉得他们在讨厌我
客体关系学
内化好的客体
被害型,是指在整体上,当事人中是觉得,周围人对我不友善的居多。具体表现见4个辩证要点。此完全不同于精神分裂症的迫害妄想。
1、常见症状或表现:
①疑心重,难以与人建立起持久的合作关系。比如怀疑心理咨询师是不是骗子。
②强迫思维:别人伤害自己的话,总在脑中盘旋。
③强迫症检查(如听见大门响,就要去检查)
2、辩证要点:
①总觉得周围人对自己有意见,或看不起自己。
②易敏感多疑。
③觉得他人不可信。
④合并社交恐惧症者居多。
3、治疗要点:
尝试去相信,然后内化好的客体。
①尝试相信
信为人道之门,也就是说,是改变的开始。假如你不相信强迫症的辨证论治法,就不会认真看,也不会认真做,进而得不到相应的利益。
虽然有的朋友曾经治疗无效,但那是探索的代价,为了自由与健康,为了孩子和父母,还得尝试去相信。直到真正转变!当然,以清醒的状态多阅读信息,仔细鉴别,还是有必要的,在强迫症治疗领域,仍然充斥着无效治疗办法。一宁建议,认真阅读强迫症的辩证论治法,用心体会,能实践的先实践,实践后的经验心得,能帮助您做出更好的选择。
②内化好的客体。
客体,是指我们心中对周围他人的印象。内化即在心理留下烙印的过程。
曾经在关系中受伤,还得在良好的关系中重新获得信任。难点在于,有的朋友对咨询师也产生了普遍的怀疑,进而咨询关系难建立,进而得不到治疗。有一份良好的朋友关系,也是疗愈机会,但可遇不可求。
有一次在修心养正班上,请大家合上眼睛,放松身体,然后自由联想,想象进了一个房间,正好一宁也在里面,看各自看到的一宁是什么样子。
有人形象地说:我是恐龙。——因为他觉得我从过去的困扰中走出来了,是个奇迹。
有人担忧地说:我是僧人。——因为她不想看到我一碗水端平,希望能对她亲近一点。
有人害怕地说:我拿着钉耙要挖他。——因为他小时候被一个哥哥欺负过,于是投射性地认为我也会这样。这就是在早年经历中内化的客体,影响了当事人对周围人事的判断。
4、案例。
某年举办修心养正班,有人报名前,多方打听,还在网络上发帖询问,因为怀疑一宁心理的水平或者诚意。
但Ta还是来了,但尚未付完费用,其它学员都已付,而ta还要考察下。
中午午休,一宁放心地让ta拿着钥匙一个人在办公室午休,因为我们真诚的用心的付出,ta哭了,因为ta觉得之前的怀疑对不起我们。这种先怀疑后内疚的模式,在其它关系中也出现过。
Ta的症状是,因为担心受到伤害而强迫检查。晚上睡觉,只要听到大门有声音,就要起来检查(事实上是风吹袋子的声音)。Ta在学生时代,连续多次遭遇坏人,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了不好的客体。
而与我们的相遇,再次修正了ta对周围人的印象(内化了新的客体)。当然,ta还有个好的婚姻伴侣,也是非常重要的疗愈资源。后来,ta发短信感谢我们的帮助,因为ta不再为症状困扰了。
为了尽可能地近乎强迫地保护来访者隐私,用“某年”“ta”来隐去具体时间和性别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