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焦虑恐惧与强迫好转案例解析(心灵结构不稳与不真实感)


信息来源:文/一宁 发布时间:2018-12-10 浏览:9020次

焦虑恐惧与强迫好转案例解析(心灵结构不稳与不真实感)

 

序言:

写作本案时,距离咨询结束,已有一年半,来访者在没吃药的情况下,状态仍然稳定,感谢来访者同意将自己的情况作为案例公开(保障来访者隐私,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对特异性的因而有危隐私的经历,未做公布)。感谢来访者帮我审阅初稿,并就成长经历细节、困扰发生情景,多次补充,我也因此多次修改文章结构。

审完初稿后来访者说:现在细细回想当时最难受的困扰之一“念头接龙”时,“也不会掉进去了,感觉是自己神经没有那么紧绷、恐惧,也没闲心去想。”

又说:“借本文,想起之前那么多的困扰,也有所领悟,现在觉得有轻松感,看完整个过程感觉度过了一个大难关……”。

全文9700多字,历时8天,每天用时1~4小时才完成,建议精力不济者,每次只阅读一部分,分多次读完。

可悬置你的不明白,并保持好奇心,一宁认为你可能不明白或需要进一步阐释的地方,加了脚注。

写作目的,借助案例阐述崩解焦虑的成因以改善思路1。希望相关朋友不再迷惘,不盲信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不盲信头衔与名头。认真学习,有自己的判断与体会,将有助于你选择正确的改善办法,早日摆脱痛苦。即使正在咨询或治疗的朋友,学习也有必要。
   
关键字:幼年成长  意象与心理内容  心灵结构不稳  恐惧  失真感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F女士,咨询时24岁左右,高三产生困扰,持续7年,已工作,吃过精神类药物舍曲林,主要为焦虑,兼有强迫。

二、困扰主要表现

1、忍不住回忆刚才在想什么,如果回忆不起来,就感到焦虑,并由此产生念头接龙:

“我刚刚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刚刚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在想‘我刚刚在想什么’”

又为念头接龙感到恐惧,慢慢演变成下面种种困扰。

2、有失真与奇怪感:突然想“我会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又找不到任何熟悉的证据,进而感到恐慌。恐慌时,头脑发晕。

对家人也有陌生感,害怕突然不认识家人了。

很明白自己这种想法很无意义,但慌张起来感觉很真实,自己只是一个生命这样活着的感觉。不敢照镜子,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很奇怪很陌生。

有时候,不需要上述过程,直接进入恐慌,在这种情况下,更恐慌。

这是当事人最核心最困扰的表现。

3、眼睛总不自觉地看鼻尖,这分散了注意力,感觉很急,也知道要转移注意力,但好累,很烦。

4、严重时,什么事情都能成为强迫想法的内容。

5、人际交往方面,总想“等会要说什么”,与人交流没法专注,进而担心以后的生活。

6、聊天时表面开心,内心却忍不住想:“我自己在想什么”。

7、因上述种种困扰的存在,忧虑前途,担心能否过正常人的生活,担心会不会疯掉,常无助与害怕地哭。

8、体质弱,高三之后容易疲劳,睡觉不踏实。午睡困难,以致晕乎乎,思路不清晰。

三、首次困扰

关注人生中首次出现的明显困扰、及其发生的身心背景,非常有必要。有助于窥见困扰的形成原因。该案情况如下:

高三,在自己的要求下,让家长出钱请了女性家教老师,希望学习成绩有变化,没想到老师很严厉、固执,得到她较多的否定。在学习的重压和挫败之下,困扰出现了:

要么头脑发呆,要么念头接龙。

来访者记得当时对家教说:好像自己神经异常了还是怎么了。

来访者咨询时感悟到:如果没有这位老师,不会陷入强迫。

四、成长背景与身心特点

在一宁看来,家教老师是来访者困扰形成的扳机点。扳机,机枪上的零件,当子弹上膛,扳动扳机,子弹射出。过去的成长背景与身心特点,决定了像子弹一样的“困扰”,蓄势待发!家教老师不扳动扳机,也很容易遇上其它扳动者。

该案有怎样的成长背景与身心特点呢?

1、成长背景

爸妈忙于工作,无时间照看,小时候主要由外婆以及大自己5岁的姐姐照看,2岁时进入幼儿园全托。与妈妈交流甚少,与自我中心的爸爸,一直都有代沟。

小学成绩优异,有些骄傲,因父母否定,初中减了锐气,变得胆小,与同学交流不够外向。

高中,爸妈忙于生意,仍然交流的少,放学后,管的少(高三困扰时有妈妈陪伴),没很深的交流,仅表面的关心,自己因此感到孤独,与别人也难有亲密关系,走不太近,心中有距离,不容易交流。相处有距离感,生活上独立,不希望依靠别人,很少寻求帮助。

听起来没有诸如性侵、被虐一类的重大创伤,好像没多少异常,但从后述心理特点来看,童年心灵并不安宁。

另外还有个别关键成长信息,为保护隐私,不便公布,但不要紧,过去已不存在,但却留在潜意识里,并以梦与意象的形式展现着。通过对梦与意象的把握,仍能看清焦虑的本质。而且,分析梦与意象,就不涉及现实的人事关系,是对隐私最好的保护。

2、身体特点

从小体弱。小时候打针晕,眼前黑;小学时,有次公交车上,突然冒汗、晕,下车爬了会才好。自述之前是生理性,不会为晕而这么怕,而现在心理更加怕。

3心理特点

这里的心理特点,就是性格特点,人格特点,是心理的内容。心理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加工。通俗的说,心理特点来源于成长经历,同时也是对成长经历的再加工。

反过来,即使来访者没有生动反馈过去的成长经历,但经过心理特点,也可以反推成长经历大致是什么模样,是对残缺成长经历的补充。

据多年实践,一宁发现,通过意象对话疗法能较快呈现来访者的心理特点与内容2

意象如梦,是潜意识的语言,看似凌乱,没有逻辑,但它非常准确与客观。读懂此语言,需放下逻辑思维,善于体会象征意义、身体感受、心理情绪、联想等。读不懂的,经过学习,一般都能慢慢学会。

婴幼儿的记忆、乃至童年的某些记忆,早已在意识层面忘掉,但潜意识从未忘记,并以梦和意象的形式不断展现着,且深刻影响我们的心态言行以及身体体质。由于对潜意识梦与意象的不了解,所以在意识层面,无法搞懂我们的异常困扰。

下面简略介绍来访者的意象与心理特点如下,这些意象来自近30次的心理咨询探索,根据两年前的咨询文字记载整理出来。

①疲倦、消沉、有力量但使不出的老奶牛。

皮皱,眼小,没有力气,无奈地日复一日吃着草,等着变老,直到死亡,孤独,认为生活无非生和死,经历再多也会死去,经历的到底有没有意义,既然都会有死去的一天,那经历这些有什么用。

老奶牛喜欢气氛和谐的群体生活,不喜欢吵架。

②被刺包裹,压抑的刺猬。

圆圆的眼睛,可爱活泼,但力量小,体型小,小到很难聚集在她身上,消极,有灰心丧气的一面……不想让人打扰。

③脆弱,不堪一击,容易被人摆布,但又无法强硬的兔子。

白色的兔子,眼圈红,胆小,害怕看出她的心慌(来访者看她的时候),但也温顺。想去什么地方,但又怕,不敢动,等无人看时,再偷偷跑掉。

④令自己害怕的看起来要攻击自己的骷髅头。

在一宁的陪伴下,持续面对这个骷髅头后,骷髅头慢慢发生变化,变成“总抱怨来访者不能理解他”的爸爸。来访者自述小时候挺害怕他爸爸。

⑤墙角孩子。

疲惫无神,穿黑色衣服,坐在墙角,头发杂乱,眼看地,手随意放在地上,失落,悲伤,怕自己精神失常,怕被人看穿,一个人唱歌还自己觉得有点奇怪。

⑥孤独与害怕的灰色兔子。

兔子开心跳舞,大大的眼睛化了妆,有神,单纯,机灵,外向活泼。但家人没有看到自己的表现。希望寻求家人肯定,但家人没来,只有无聊地坐在舞台边,自己寻找乐趣……想靠着楼梯安静睡一觉,但好像有不安,担心会不会有什么突然吓住她,醒着才安全。

⑦被老虎吃掉的恐惧,与一开始只有头的妈妈。

关于失真感,来访者的意象是:如果不是自己,会感到慌张,凌乱,如被头很大、面目狰狞的老虎吃掉一样。而在一旁的妈妈,面无表情,没有情绪,比现在的妈妈年轻,穿红色短袖,开始只有头,站着,站在老家房子的台阶上。

7个意象,就如心灵的7个部分,它们是客观的心理现实3,并轮番出场,每一部分出场时,都能带给当事人相应的情绪与躯体反应,影响着言行模式。 每一部分蕴含的心理能量有多大,对身体情绪言行的影响就有多大4

 

五、分析与理解

1、整体感受:萎弱。

读者可以整体体会上述7个意象,看能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是否整体都缺乏力量感?其中,老奶是牛是第一个出现的动物,代表当时来访者的主导人格,老奶牛皮肤皱皱的。整体体会后,或许可以用“萎弱”二字整体概括,或者说,心理能量弱,并伴随着恐惧与害怕。

灰色兔子在开心跳舞,显得有活力,但这不过是来访者特意拿出精神,表现活跃,以寻求家人关注的方式,但灰色兔子的内心并不安全,以致累了也不能安心靠梯小睡。来访者的睡眠质量不好,当与此有内在的联系。

注:此处萎弱与后述心灵结构不稳,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达方式。

2、成长经历影响。

萎弱的形成原因,来自十多年来,都没得到足够的滋养。

笔者一宁有了孩子后才知道,婴幼儿只要没睡,都需要有人全天陪伴,这是势不可挡的强势需求!如果没人陪,他/她会不断闹腾。使得笔者在自己孩子3岁前,花了大量时间陪伴他。孩子3岁上幼儿园时,还要经受近乎恐惧的分离焦虑。大部分孩子都如此,条件不好的幼儿园,91开学后,新生班往往哭一大片,条件好的幼儿园,为了充分陪伴与呵护,每周只接待一名新生。我曾到某幼儿园看侄儿,班上哭声很多,某个并不认识我的小男孩,直接抱着我大腿,哭着想要跟我出去,而一旁的老师,只是对着小蜜蜂扩音器讲课。

啰嗦介绍这些,是想让已是成人但还没孩子的朋友,能理解本案,虽然成人也曾是婴幼儿,但3岁前的记忆,在意识层面都忘记了。

本案来访者父母忙于生意,来访者2岁上全托,初中以前与妈妈交流很少,爸爸自我中心,可以设想:

幼小的心灵会多么痛苦?没有固定看护者的恐慌与无助?当玩具被别人弄坏是否有人安慰?初次进幼儿园的恐慌是否得到充分安抚?晚上还得在幼儿园渡过,睡觉是否安慰?是否得到足够的拥抱与抚摸?是否有人充满欣赏地全心听她牙牙学语?当任性时,看护者是否容纳的住而不是大发雷霆?……苏芮的《亲爱的小孩》,也许能帮助你体会这种境遇。

在一般人看来,小孩能吃能拉,没有生病,生命安全,就可以了,婴幼儿的心灵,有什么好关注的?但事实上,这些非常重要,未能满足,生命力就会弱。

3、首次困扰的形成过程

一方面,生长环境贫瘠,缺乏滋养,使得生命萎弱,但另一方面,“生的欲望”是每个人的天性,一种生的本能。

来访者小学成绩优秀,并因此骄傲,可以说,骄傲就是“生的欲望”的外现,骄傲是对萎弱状态的自我救济,骄傲像一根细长的嫩树苗,高于其它树苗,但经不起风雨。当没有后天阳光与雨露的滋养5,到了初中,生而有之的生命力,不足够撑起心灵,变得“文静”、胆小、内向。继续到高三,生的本能再次鼓励自己拼搏一把,在自己的要求下,请了家教老师。没想到,这是一位只懂数学运算,不懂心灵呵护的严厉者,较多的否定批评,伤到了来访者“生的自信”!再加上理想(成绩好)与现实(请家教也没用)的挫败,来访者有了如下困扰:

Ⅰ头脑常进入发呆状态(空白,思维僵住)。

Ⅱ念头接龙:“我刚刚在想什么?”,我在想“我刚刚在想什么”;“我刚刚在想什么?”,我在想“我在想‘我刚刚在想什么’”……又为念头接龙感到恐惧。

ⅠⅡ两个困扰是在当时那样的生活背景下,出现的客观现象。如何理解这个现象?来访者当时也理解不了,只觉得:好像是自己神经异常了还是怎么了。

先说头脑发呆,这种感觉一宁在高三也经历过,当时睡眠质量差,焦虑,使劲读书,但脑子发僵,有次下午,老师推荐我阅读青年报上有助于填报专业志愿的文章,约5000字,读了一下午都没读明白。我想,来访者也是这种状态,源于身心不得放松,无法真正休息,再加过度用脑,导致的头脑反应迟钝。

对念头接龙,来访者自述当时像被吸住了一样,控制不住的掉进去。这其实是恐惧在作怪,来访者有一种当时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的恐惧,(如能说清楚,就不会太恐惧)恐惧自己是精神病了,无意识的判断是:“如果不能想到刚才在想什么,就是头脑出毛病了,可能有精神病了”。想要好好活下去的愿望(生的本能)有多强,恐惧就有多强。

来访者对家教说,“好像自己神经异常了还是怎么了”。这可能有抵挡家教批评的作用,我不是能力不行,而是神经异常了,你也别再批评了。

更深入的说念头接龙发生的三个条件:

A、内向。精神注意力指向内心世界。方能留意“刚才在想什么”。外向者不注意内心体验,因此不易陷入。

为什么偏偏来访者是内向,而不是外向?一般说来,养育者如果经常和婴儿互动,总是对婴儿有反应,那么,婴儿很容易第一次在他人的反应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从此以后。就习惯了从他人反应中找存在感6。反之,互动不多,少人问津,婴儿最终在自己内心世界中找到存在感,进而在以后习惯把注意力指向内心世界。

①本案来访者由外婆带大;②困扰时对妈妈内在的意象是:开始只有头(无躯干部),面无表情,没有情绪;这证明妈妈与孩子互动少,才在心中留下了这种只有头,没情绪的印记。③而且来访者在家中排行老二,家族和父母对老二的精神注意力总不如对老大多,这几乎是普遍现象。这种背景使得来访者成为内向者的概率较高。

 B、疑病与分别心认为;念头接龙是不是异常了?不能想到刚才在想什么,是不是脑子出毛病了?

来访者小时候见过精神分裂症困扰者的样子,也许是容易这样分别的原因。恐惧也容易加强多疑。

C、恐惧。分别心有了“是不是脑子出毛病”的判断后,恐惧便油然而生。为了消除恐惧,让自己放心, 来访者便自我检测:

问:“我刚才在想什么?”

答:我在想“我刚才在想什么”。

自我觉得回答对了,说明脑子没毛病,放心了,但恐惧太强,随即又不放心,于是再自问自答……由此念头接龙下去。

4、失真感是困扰的进一步发展

念头接龙让来访者困惑不已,于是琢磨念头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在哪里,它是怎么冒出来的,人脑也就这么大,怎么能产生想法,像这样琢磨着,慢慢就有了思想跟身体分离的感觉,好像身体不是自己的。如此琢磨的过程,是一个旁观的过程,像第三者看自己。当我们盯住一个熟悉的汉字很久,渐渐地对汉字反而有陌生感。对自己盯久了也一样,也易产生陌生感。

当有陌生感后,立即有“头晕害怕紧张”反应,而这个反应是恐惧的表现。

有次在理发店剪头发照镜子时,久久盯自己,同时琢磨念头哪里来……慢慢的,分离感与陌生感又出现,依然伴随“头晕害怕紧张”。

高三过后逐渐好转,直至工作后的某晚,晚上开车,突然想我是谁,想到自己的外貌,突然有一种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感觉,也是感觉跟周围的一切事物分离开来,进而更加害怕,比高三那次更加的害怕。这次是由于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值班,也与自己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说话做事方式是否妥帖有一定联系。

如一宁在《怎样解决自我感丧失》一文中所讲,精气神不足与睡眠质量不好,是失真感的触发因子。

简言之:来访者的失真感是在恐惧的驱动下,自己琢磨出来的,随后又对失真感恐惧。前述念头接龙,也是恐惧让人控制不住陷入的,可见:

恐惧推动着症状的出现与发展!

5、恐惧如何形成。

心灵结构不坚固、整体心理能量萎弱者,易担忧自我碎裂、不再完整。

心灵结构譬如房子结构7,房子不稳固,主人如何能安心。除了房子不稳固,这房子除了弱小的自己,还没有支持者,只有一个人无力应对,无力故恐惧。

心灵结构的稳固程度,源于主要看护者映照性与理想化的回应8养育者如果经常和婴儿互动,总是对婴儿有反应,即是映照性回应。而本案来访者的映照性回应不够,如3-A中的①②③所述。本案来访者父亲自我中心,难以给予理想化回应。

前述7个意象都是心灵结构不稳固的证据。


画技不好,但为清晰表达,也得作画,请笑纳。

下面还有4点证据。

A、咨询时认识了新的男友,有时候会担心以后如果交往会不会介意我的情况。这表明来访者内心有不被容纳的印记,被欣赏被全心关注的程度可能不够,而这有损“生的自信”,使心灵结构不稳固。

B、更怕突然醒来,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是谁,并对这种不确定感到慌张,以致在外面餐厅,不能安心趴着。

这是前述失真感的表现,同时也是心灵结构不稳的表现——也就是没有一个稳固的内在自我形象9,担心自我破碎(我不存在了,所以我恐慌)。

C、高三时,在学校困扰深,回家有妈妈陪着安心,困扰好很多。这表明来访者小时候内心形成的“客体恒常性”不够10——通俗地说:当妈妈没在时,就觉得妈妈不在那儿了。需要妈妈在身边陪着,才能相信妈妈的存在。这个客体,也就是前述的“支持者”。

当一个人内心没有稳定的支持者,就缺乏自我安抚能力,难以独自承受情绪冲击,易进入为恐惧而恐惧的状态。

D、一宁对来访者说:“有观点说:婴幼儿需要皮肤接触,父母和幼儿皮肤的接触,给幼儿带来的感觉是温暖和安全11。我因此有个联想,由于你小时候爸妈生意忙,是否缺少这一点。当下的证据:仔细观察与体会,在亲密关系中,是否有一种特别渴望拥抱与抚摸的感觉。也许很多人都渴望这种感觉,但有的朋友却特别渴望,如饥似渴。这就有可能是婴幼儿时缺少抚摸的证据。”

来访者回应:“我长大后是特别喜欢拥抱,去餐厅喜欢坐角落”。注:角落犹如拥抱的形状,易带给人安全感。

6、为恐惧所淹没。

来访者不能对念头接龙有效调节,又对念头接龙感到恐惧,琢磨念头时,有了失真感,又对失真感恐惧,恐惧情绪增长到一定时候,则直接进入恐惧,如来访者所述:“不需要一个过程,就直接掉进恐惧”,也就是说,无意识层面运作太快了,意识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直接恐惧。这好比巨大的恐惧情绪,如洪流一般快速淹没。

7、困扰对人生的影响: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当内心各种理不清的情绪与感觉太浓,会影响休息,使得来访者午睡不能,下午疲乏,疲惫身心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调节能力。

各种不能做主的困扰,使来访者有活着的艰难感,担忧能不能正常活下去。

带着这些困扰,大学毕业,走上平凡的工作岗位。来访者心中始终有一种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的无奈局面:

某次咨询,来访者潜意识呈现出下面的小六12,正是这个小六在正常的时候,害怕陷入“症状”中。

穿着睡衣,刚做过手术,头发扎起来,瘦,身体虚弱,很想有精力有活力,但受身体影响,不能那么活泼。有很多期待和向往,旅游、新奇的事物,但总有被束缚着的感觉——胆小害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虚,经不起劳累,别的小伙伴精力充沛,而自己没做多少事,也劳累,头疼。家人对她的关注度不高。她的名字叫小六。

小六的身体情况与来访者多年来的实际虚弱的身体情况相对应。

 

六、困扰名称与咨询基本原则

本案以焦虑恐惧为主要特点,也符合强迫思维,但一宁心理的基本咨询原则是,不把来访者当病患看待,不称困扰为症状。强迫思维、焦虑症这些名称,容易限制视野。当像上述那样,尽力理解本质,明了困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而知晓困扰的解除条件。

心理咨询是协助来访者心灵成长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需要心灵成长,就像每个人都需要身体成长一样。

 

七、咨询方法

本案咨询了半年。综合采用了森田疗法、修心养正疗法13、意象对话疗法。

森田疗法与修心养正,用于正确面对症状。例如,对失真感接纳,以定力阻断消极负面联想等等。

来访者困扰多是早年经历使然,当下人际与工作并无太多困难,而早年的经历与情感,往往都压入了潜意识。因此大多咨询时间用于呈现意象:

发现自己的心理特点,理解困扰的本质;

借助意象来面对内心深处的恐惧;

聚焦是哪一个“我”害怕陷入困扰;

理清内心混乱的情绪等等。

更重要的:咨询师的稳定存在,是对来访者脆弱心灵结构的支撑,丰富与稳定她“内心支持者”的形象。借此改善无力与恐惧的心理感觉。

前面对困扰的分析与理解,用了大量文字,而咨询方法却寥寥几笔,是因为,恐惧与无力感的改善,不是读读文字、得到一个全新的观点就能达成的,它是一个心的体验过程,是咨询师陪伴与支持的过程,是协助来访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过程,譬如看护者全心陪伴婴幼儿的过程。

 

八、长期成长愿景:

困扰较深的,无法求速效,就如本案,困扰源于婴幼儿期没被滋养够,以致萎弱。

孩子成长到能与主要看护者白天分离,进入幼儿园,需要3年,3年,恰恰也是理想的心理咨询长度(国外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更久,动辄5年,当然,婴幼儿期发展较好,属于3岁后产生的问题,有时候半年以下的短程心理咨询也足够)。

本案经过半年咨询,在没吃药的情况下,已达到了稳住困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效果,且一年半后仍然如此。但仍有心理成长空间,使内在的心灵结构、内心的支持者更稳,进而力量感更足,具体有两大外在表现:

1、经得起挫折。

2、体质更好,经得起折腾。

内在意象上,前述消沉的老奶牛,压抑的刺猬,脆弱的兔子,应得到转化,同时,在梦境中,少有蕴含消极情绪的梦。

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议题可以工作。比如,前述“无法强硬的兔子,害怕别人看出她的心慌”。这种意象特点一定会反应在接人待物的模式上,比如现在结婚了,想要心理咨询,却担心对方怎么看,因此很难找到独立空间和时间,在婚前,也担心对方会不会介意自己的心理困扰。再如决定去哪里吃饭,常常不发表自己的主张。我们可以将这个议题定义为,做真实自己的力量!

 

九、隐私保护与药物治疗

保护来访者隐私,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但为了把焦虑、强迫等困扰的本质阐述清楚,还不得不借助具体案例,在撰写本案前,首先征得了来访者同意,同时,隐去具体的特别个性化的信息,力求抽象表达。本案咨询结束一年半后,第二次回访,通时也征求来访者是否同意撰写其案例,来访者反馈到:

“目前情况仍然稳定,看到老师提出要写案例这些东西,我是觉得完全没问题,可以帮助到很多的人,我也是前期看了很多一宁的案例分析才感觉看到希望的,以前在医院开过类似于舍曲林的药,吃完后反应太大,简直生不如死的感觉,就去网上搜,真的服用这类药的人非常多,他们感觉看不到希望只有硬抗,抗过对药的反应后,再继续靠药减轻症状,让自己能舒服一点,但是我吃过两天后就放弃了,觉得不是一种办法,后面在咨询中竟然渐渐的有好转,就特别想告诉那些还在服药的人,来尝试咨询这样的方法,不必受服药的痛苦。”

这里提到了药物的作用,该来访者的吃药体验属实,但只代表一部分来访者的实际情况, 一宁接待的来访者中:

有咨询一段时间后就停药或减药的,这是大多数情况,其中,少部分已经吃药长达5年以上;

也有极少数咨询前后始终配合药物治疗的,但咨询后药物剂量非常少,比如八分之一片。

也有咨询一两周后,来访者配合药物治疗的,且观察到一旦吃药后,一周内,焦虑情绪明显减轻。

也有咨询前尝试吃药,却没有效果的。就如本案的例子。

对药物的态度,笔者赞成美国著名精神医师葛林·嘉宝执笔的《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务实》中所讲的:

“药物有时是一个短期的重要辅助物。然而,它不应被当成一种对焦虑的决定性治疗方式,而过度推销给病人。在心理咨询中,患者必须学习容忍焦虑,并把它当作是一个有意义的讯号。那些拥有相当好自我强度的人可以将焦虑视为通往无意识的一扇窗。”

 

十、脚注与参考文献

1、崩解焦虑:参见一宁文章 导致焦虑症状的六个无意识源头

2、意象:参见一宁文章 意象是什么意思

3、心理现实:心理现实,相对于物质现实。心理现实与物质现实都是一种现实,现实,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我们合上眼睛,放松身体,根据咨询师引导语所浮现的内心画面,是客观的现实,可以作为自我认识的依据,不是我们想怎么想就能怎么想的。体验几次意象交流后,对此都会确信。相关书籍《意象对话疗法临床技术》

4、意象与情绪、身体反应的微妙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在意象交流中切身体验到。

5、阳光譬如看护者的理想化回应,雨露譬如映照性回应。

6、内向: 朱建军《人格:一生一剧本》第173

7、心灵结构:心理学对应的术语为“自体”,但对普通大众而言,自体一词实在太抽象,故找到了“心灵结构”一词来替代,它譬如房屋的承重墙、柱子、横梁等结构。

8、映照性与理想化的回应:参见一宁文章导致焦虑症状的六个无意识源头

9、稳固的内在自我形象:布莱克曼《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选择》第116

10、客体恒常性:布莱克曼《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选择》第109

11、婴幼儿需要皮肤接触 参见 朱建军《人格:一生一剧本》第101

12、小六:每个人内心都有许多个“我”,心理困扰常常是不同“我”之间的冲突,或某一个“我”太负面。在心理咨询中,一宁常常引导来访者聚集是哪一个“我”正有情绪。为了便于交流,请来访者给呈现出的那个“我”取名,很多时候,取出的名字,也能反应来访者的内心特点。

13、修心养正疗法:是一宁在早年心理咨询实践中,结合正念内观禅修、中医、佛道,以及一宁自身增加自我力量的实践经验,总结的方法,以培养觉察力和定力、增加正确的见解、增加精气神为主要特点。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一宁心理咨询  www.10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