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内隐的关系认知:
内隐的关系认知:即内在的隐藏的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预期与认识。
内隐的关系认知,来自过去的经历。其特征是非语言的、程序性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微妙的、重复性的。
比如:A君坐公交车,头靠在椅子上,头脑里就闪出别人用刀割自己脖子的画面。如果不仰着头,就没有这个害怕。又如,B君,一见人,就头脑空白,没有话讲,其内在的预期是,“别人会批评我”。自我力量受不了这个预期,就恐惧到头脑空白。例子不太好举,因为能用文字说出来的,就已经是意识层面的。而对具体的当事人来说,一切都是无意识的、微妙的……在后面讲讲笔者一宁自己的经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
内隐关系认知,区别于一时性的看法。比如,A君对同事的某句话感到很生气,同事对A君解释后,A君就释然了、放下了。而“一仰头就担心被割脖子”的感觉,却重复出现,每次坐公交车,一仰头,这感觉就来了,尽管A君意识层面上知道,不可能有人干这种事。
虽然内隐认知是重复的、条件反射式的,但它仍然在人与人的互动中不断变化,只是“对未来受到虐待的内隐期待似乎深入骨髓”,“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在事实上安全友善的关系中,进行多次暴露和重复体验。”
二、如何改变内隐的关系认知
许多人希望通过“书上的精彩讲解,或者哪位大师醍醐灌顶式的指点”,来获得好转,效果十分有限。
内隐的关系认知,在昔日的人际关系中形成,想要改变它,还得要回到人际关系中去获得新的体验。
在昔日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深刻的,是与主要看护者之间的关系,现在要改变,不是指回到看护者的关系中去,当年的看护者已经老了,或者过逝了。而是回到同样深刻与重要的关系中去,比如恋爱关系,心理咨询关系。
对极少数朋友来说,恋爱是人生蜕变的一次机会,因为你在这段关系中投入了感情,对方也投入了感情,正好对象又能通情达理的理解你、支持你!
而对多数人来说,恋爱是新的烦恼的开始,因为这其中涉及的冲突太多了,两个人心理发展越不成熟,冲突越多,在一宁心理的来访者中,有的正是因为婚恋扰动而不得不寻求帮助的。
归纳有正向改变作用的恋爱关系与心理咨询关系,其共同的因子是:
1、共在。
两人总体上处于同频状态,同喜同悲同惊同怒……无需言语解释,一种真诚的同在。你看恋爱关系中的双方,彼此在意着对方,表情一个微妙的变化,都能引发对方的注意。
2、有新的体验。
曾经,他人那样对待你,而现在,责任这样对待你,就是新的体验。
同在和新的体验,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作用。对有的朋友来说,陌生人还好,恐惧只发生在熟人关系里,因此还需一个因子:
3、有你重视的关系。
大街上的人,擦肩而过,你觉得与你没关系,每天在一起的同事,你觉得彼此没交集,因此都不会让你恐惧。而当你决定爱上某人,或者与人有深交,或有求于人,你的恐惧就来了。而每一次恐惧,都是你改变的机会,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三、结合一宁的心理咨询体验,具体阐释改变过程。
首先,从小以来,我受过许多人际伤害,以致对人恐惧,人很可惧——这就是我内隐的关系认知。
第一次与某心理咨询师咨询时,首先看了她的简历与照片,我觉察到,尚未见面,就已产生了联想,一会儿觉得她可亲,一会儿觉得她可惧,(这个联想,无论你是否觉察到,它一定会发生)。最终,我放弃找她咨询,过了几天后,又了解了她的背景,尤其是听了她的讲座,听其声音,还是很温和,这让我觉得她还是可亲。于是交了费,准备咨询,咨询前,在意识层面,我已经想好了,咨询嘛,随便谈,无所谓,洒脱一点。
当进入咨询室后,没想到我冷的发抖。我以为我穿少了,或者还没有吃晚饭的缘故。但是,下一次咨询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天气,穿同样的衣服,却没有觉得冷。
这个对比观察,让我体悟到,这个冷,是恐惧常见的生理反应。这个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再加上我当时的说话语速,可以证明,虽然在意识层面想通了,认为“无所谓,随便谈”。但内隐的关系认知,却丝毫没有改变。
在每次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就是在谈话和倾听,但那是一种被全神贯注关注的感觉,我的嗓门很大,语速很急,而她的语速很平很温和。她像抱持与容纳的草原,我像恐慌的野马,但渐渐地,野马在温和、抱持、容纳中,慢慢安宁放松下来。
她全神贯注地倾听与同在,这是共舞。她的温和、抱持、容纳,这是新的体验。这两者,使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疗愈。另外还需要我重视这段关系,对她投注了感情,如果我不认为她重要,则恐惧出不来,也就无锻炼与成长的机会。
我是复杂的,曾经所谓的症状不止这些,比如2006年,找工作,给招聘单位打电话,在公园都要徘徊半小时以上。改变的成功经验,也不止上述内容,这里仅围绕本文的主题做上述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