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类困扰辨证调节法

15怎样减少负面情绪与杂念?保持平等心


信息来源:心理咨询师一宁 发布时间:2020-3-6 浏览:3547次

十五、平等心缺失,使负面情绪与杂念不断

平等心,即是不希望好的现象多保留一会儿,也不希望不好的现象快快消失。这两个“不希望”,蕴含着一种不要我们去排斥与执取的力量。

平等心,如清凉的水,熄灭炽盛的贪嗔,能松懈紧绷的神经,解救疲惫的身体。

平等心很美妙,让你有“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自在。

自在,即精神没有过度卷入其中,没有像飞蛾扑火一样扑上去。比如,看电视是可以的,但如果已经疲倦了,却还在漫无目的的看,就不是自在,这时不是你在看电视,而是电视在看你了。再如,对学习、孩子升学、工作、健康、快乐的追求,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过度卷入,以致十分焦虑,又因避免焦虑而有了强迫行为,就是不自在了。

平等心,能治愈从原初到继发等各个层面的烦恼。

负面情绪不断,源于杂念不断,杂念源于过度的执着,得到时高兴,可能得不到时焦虑,没希望得到时抑郁。

每个人都有执着,这是必然的正常的,只有过度的执着才带给我们伤害。

先以原初的执着为例:

婴幼儿已经看了一小时电视,要他去洗澡,他不去。强行拉着他去洗澡,他不情愿,但也只有跟着去。

洗澡时,完全忘了电视。当洗澡15分钟后,要他去穿衣服他不穿,他还要玩水,强行拉着他去床上穿衣服,他不情愿,但也只有跟着去。

穿衣服时,完全完了玩水,当穿衣服时,他要玩逃跑游戏,爸爸给穿,他就不配合。终于穿好衣服后,他要继续在床上蹦蹦跳跳。

这时该睡觉了,他不想睡,想要继续蹦蹦跳跳。但大人坚持关灯。

婴幼儿看电视、玩水、玩游戏都是必要的爱好,但过则为害。我们可以把过分的执着,称为后半段执着。比如看电视40分钟还可以,40分钟后还要看,就伤眼睛,伤精神。40分钟以后还要看电视,就是后半段执着,也就是过分的执着。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婴幼儿平等心的力量弱,也没有平等心的意识,这时需要照顾者帮助他勉强放下。一生要经历多少哭泣与干预,才能靠自己做到顺应变化,不再希望好的感觉多多保留。

前述例子是当下可见的微观的执着,还有贯穿数年的宏观执着。就不那么好把握了。

1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啃手,乐此不疲。但3岁的孩子还总是啃手,一方面看护者会说,你手多脏,另一方面,也是后半段的过度的执着。

1.5岁到4岁的孩子,对屁股、粑粑特别有兴趣,经常爱从这方面的话题上找乐趣。但小学生还继续这样,就会被批评,说你不文明。

大约3岁后,孩子开始恋上爸爸或者妈妈了。这是孩子难以说出的秘密,或者说难以意识化的秘密,这也是影响非常大的执着,由此参与了超我的诞生、催生了缺爱焦虑或者阉割焦虑。

以缺爱焦虑为例:

Q幼小时,爸爸在外工作,几个月才回来几天,每次爸爸外出时,Q都的哭的很伤心。是两姐妹中,哭的最伤心的一个。她太想她爸爸了。因为与爸爸相处时间很短,爸爸让Q气愤的事情很少,比如禁止看电视,不给买玩具等等。这使得爸爸在Q的心中,是十分理想化的。即完美无缺。并充满崇拜与敬仰。就好像热恋中的人,无法看到对方的缺点一样。

与爸爸结婚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恋爱中寻求。

在后来的多段恋情中,Q都理想化了对方,忽视了可能的风险。投入了很多感情、时间、金钱。而对方并不珍惜,而且有一些坏毛病,最终对方离Q而去 。这让Q感到十分痛苦,因为投出去的感情太多了,以致自己身心掏空了。对方消失,就等于自己部分残缺了一样,这种分离之痛引起了焦虑与惊恐发作,伴随多种躯体反应。

持续的躯体反应不适,让Q感到十分不安。也无法清楚它的根源与本质,所以首先在医院生理疾病相关科室就诊。几经折腾后,才认识到是焦虑症。

经过多次猛烈的分离创伤后,Q再也不敢轻易婚恋了,对此感到恐惧。

对Q的情况来说,如何结合平等心来疗愈呢?

躯体反应是继发层面的烦恼。

首先,从继发层面开始,对躯体反应保持平等心。因为希望不好的感受快快消失,只会变得为焦虑而焦虑,更不好受。

然后,Q需要连接到爱,来自爸爸的,妈妈的,妹妹的,同学的爱。填补缺失的感觉。

最后,以平等心面对爱的来来去去,不希望爱的感觉多多保留,一宁告诉她: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这句话让她更独立。

也不希望不爱的感觉快快消失,世界上没有完美无 缺的人,需要去掉理想化,面对真实的对方。这句话让她有看清现实、选对伴侣的智慧。

Q的情况是复杂的,仅仅用平等心还不够,她还有焦虑容受力、气血、整合的自我功能等部分,需要处理。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一宁心理咨询  www.10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