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分离不是真正的分离,是另一种形式的结合。
谈到早年分离体验,我们就会想到断奶,分床睡,入幼儿园,这些都是分离的重要阶段,也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分离记忆。在此我想分享下我的孩子上幼儿园的分离经历,这个是让我最有体会的。整体来说,我和孩子的分离过程,一切比想象的都要顺利,我想或许我对孩子的成长的信念是,跟随节奏,静待花开。回首每个成长阶段给到我的感觉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入园的经历,相对让我是最深刻的,因为三岁之前,我基本上都没有和宝宝长时间分开过,因为每年我都会有一些必要的培训要参加,那时候每次都会带着他,白天我的先生或者我的妈妈会照看他,然后晚上我会陪他入睡。
而且我很宠爱他,比如有其在婴儿阶段他需要抱抱我就会抱抱,他的情绪出现了,我就会去尽量共情、镜映及安抚他的情绪感受和内在需求。在身边人看来,有的会觉得我太宠爱他了,以后上幼儿园怎么办,没有妈妈在的时候他怎么办。那时候我虽然还是很坚信我自己的信念,我相信生命的前三年细心的照料和陪伴,就能建立足够的安全感与妈妈分离,我也可以开始放手。毕竟是第一次做母亲,身边人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多少还是会让我有些焦虑和不确定的。但是让我去做到不去理会他的感受和需求,比如让他独自在那哭泣,我凭我的心,我做不到。
于是在入园的半年前我就开始做准备了,告诉他什么时间他将要去上幼儿园。想为他找一个适合他的幼儿园,那时候真的是带着他跑了很多所幼儿园,一方面是和他一起去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在了解园区不同的教育理念,后来选择了与我的理念比较契合的幼儿园,而且也是他喜欢的,虽然离家有些远,我想一切都值得。因为那个幼儿园,一个班级不会超过二十个孩子,小班只接受16个,有四个老师,在体验和交谈过程中,发现到班级老师也是很负责很有爱心,而且入园顺序是一周基本只安排一个小朋友入班级,会有专门一个老师陪伴这个孩子,其实那时候我还想我是否能陪读他一周,但是这样的幼儿园在我们这没有找到,我还是会有些忐忑,不过想着能这样也还可以接受。记得当时我给他重复阅读《魔法亲亲的绘本》,给他很多的亲亲在他的手心,然后让他体验那些亲亲就是妈妈的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在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就把小手拿出来贴在脸上,这样就像妈妈陪在身边一样,就会感觉到温暖和安全,就不会那么的焦虑和想妈妈,同时也更有勇气去到幼儿园,同时在遇到困难和不如意不开心的时候,想起妈妈给他的亲亲,就会想到妈妈曾经怎么安抚他的方式去安抚自己。
现在回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还历历在目,那是我与儿子天的分离,早上在幼儿园分离时,老师抱着他,他撕心裂肺的呼喊。我忍着泪水,告诉他,放学后妈妈会准时来接你,而且是第一个,然后不舍的离开了。听老师说后来老师陪着他在园内到处走走,情绪慢慢平复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他也愿意去幼儿园,也没有怎么哭泣,一周的时间他就基本适应了,慢慢爱上了去幼儿园,偶尔一个人时或不开心时会想妈妈,睡觉时会想妈妈,他就会拿出魔法亲亲贴在脸上或想到魔法亲亲就不那么害怕,就能在幼儿园独自入睡,魔法亲亲就这么陪伴了他在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也不怎么想妈妈了,记得有次我去接他,老师和我说,坤在幼儿园很独立,我想他的内心已经有了足够的确认妈妈对他的爱和内在的安全感,所以他便能独自安心的在幼儿园开心的生活和玩耍。虽然妈妈没有在他身边,曾经给到的那些温暖安全稳固的体验都慢慢内化在他的内心了。就正如温尼科特讲的,分离不是真正的分离,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结合。因此一个人独处时真的是一个人吗?其实不然,是和他内在的客体带给他的感觉或者说体验在一起的。
我的记忆中,断奶的过程,也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我们开始是母乳和奶瓶混合喂养,因为母乳不够,一百天后就完全是奶嘴喂养了,开始我会有些担心母乳喂养的时间不足够,会不会有影响,为了减少最小的影响,所以虽然给孩子奶瓶喂养,但是我尽量按需喂养,基本上每次都会亲自抱在怀里喂养他,而且专注的凝视着他。后来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度过了口欲期,通过目前观察是基本没有口欲期固着的,因为他断奶后也没有需要使用安抚奶嘴或者一直吮吸手指头、衣角、嘴唇或者像有的宝宝会摸肚脐眼、摸看护者的眼睛或者耳朵等等。那时候我还不确定是否使用奶瓶喂养会不会有影响,就会有点焦虑,后来我从心理学方面了解到奶嘴/奶瓶喂养的形式是不会造成影响的,关键是喂养的过程和体验。
分床睡也是自然而自然的发生了,不过现在有时候会需要陪伴入睡,然后再离开,有时也会再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我也是允许和接受的,我相信当他感受到足够的温暖和安全,他就会完全的独立睡了。
记得有天从幼儿园回家路上,我和他说,妈妈今天晚上需要学习到很晚,吃饭后,妈妈陪你早点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早点洗澡,你自己玩会,然后你就先独自睡。妈妈在你房间开台灯、带耳机听,这样也不会打扰到你休息,你也不会害怕。
晚上我在学习,宝贝在床上玩了会,准备休息了。我说,宝贝你就先睡,妈妈在这学习,等会妈妈学习完,再把你抱过去一起睡。他说,妈妈我想今天我们就在我的房间睡,我说,今晚你想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可以的啊,妈妈陪你。他打开被子准备睡觉了,过了会他说,妈妈,我今天想试着一个人在自己房间睡。我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当然可以的。你先试着睡,晚上害怕了,就到妈妈房间来,记得自己起床上厕所和盖好被子呀。等我学习完,他已经入睡了,一晚上我也留心观察了两次,一次听到他独自起床上洗手间了,我随后过去时发现他被子也盖好了,中间起床看了下他的睡觉情况,一直到此刻天明,他还在熟睡中。
独自分床睡就这么偶然发生了,仔细想也是必然的。
我的亲身感觉是一个生命被足够的温暖了,感觉到安全了,一切的分离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无需太刻意,当然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母亲能够放手。母亲不能够放手,总担心孩子不行,太过焦虑,控制欲很强的话,控制的背后一般也是害怕失去,那么孩子也会可能造成难以完成分离,一方面他会觉得自己不行,不敢去体验,一方面他会满足母亲的需求。
说到这,让我想起年初播放的《囧妈》的影片,那部影片,也就反应出了分离个体化的主题。男主角和他的母亲就是处于没有分离个体化的状态,他的母亲失去了丈夫,当然一开始她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这个母亲所有的精力和期待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儿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对儿子几乎是控制,就连还有没有在和妻子做那个事情也会要询问。
影片中男主角对母亲所说,
“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
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
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讨厌什么)、
什么时候要孩子(该怎么说话)、
你全部都定好了(你全都设定好了)。
你为什么锲而不舍地要改造我呢?”
这也造成了男主角,在婚姻关系中,也是处于一种融合的没有分化的状态,虽然他很爱他的妻子,但是总会把自己的想法给到妻子,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就是活在理想化的投射中,造成婚姻的矛盾和冲突。在影片中女主角所说,“你的心中住着一个幻想中的老婆”。后来才明白爱不是控制和索取,是接纳和尊重,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生命都应该是完整的,都应该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后谈谈,分离创伤的影响。温尼科特说,人与人之间,不可能真正的分离的,只是威胁着要分离,这个分离的创伤是大还是小,完全看分离时的体验。如果分离的体验创伤比较大,可能就会造成分离焦虑,通俗的说安全感的缺乏,害怕丧失客体和客体的爱。在一部分的焦虑、疑病、惊恐、恐惧及抑郁困扰的形成,追根溯源的话,就会发现是来自早年分离的创伤体验。比如有些惊恐发作,害怕坐飞机,恐高,是一种害怕坠落无限深渊的体验,飞机起飞就意味着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如果曾经有分离创伤体验的话,可能就会害怕飞机坠落,害怕从高楼坠落,这其实是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对分离的焦虑,包括有部分焦虑和疑病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来自分离的创伤体验,害怕丧失客体和客体的爱及最原始的对存在的焦虑。
由此可见,早年客体给到孩子的安全稳固的内心体验,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那种安全稳固的体验内化到孩子的内在了,那么长大后,即使妈妈没在身边,孩子的内在已经有了这种安全稳固的支撑,这对孩子来说就是重要的内在资源,这些爱和温暖安全的体验会源源不断的滋养着他去发展自我,创造未来,也会陪伴他度过人生的冬天。
如果这些缺乏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新的去构建这些。首先带有觉察,意识到那些都是过去的影响,而现实并非那么的不安全,是我们内心的投射,让那些潜意识的影响意识化就可能慢慢行为化。虽然很焦虑和害怕,但是慢慢的去突破和经历,获得力量感和确认及掌控感,回避的话可能就会更加强化那种威胁的感觉和巩固这种内在运作模式。同时也可以去创造这样的一个空间,心理咨询就是人为的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空间,一段可获得可滋养的咨询关系或者说抱持性环境,也可能重新内化温暖安全稳固的体验,促进自体的稳定和发展。
补充说明:
每个阶段的分离,对孩子来说都是挫折,如果这个挫折的度在孩子内在发展承受的范围的域值,那么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挫折,如果超过了承受域值,而且反复或多次发生,可能就会形成创伤。 分离或挫折的经历也是伴随着理想化的幻灭,这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婴儿期是按需满足,会形成一种错觉,婴儿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同时这种幻想也是有需要的,婴儿全能感的满足阶段。 随着6-12个月,这个阶段可能面临第一个重大的分离挫折就是断奶,母亲也会开始慢慢撤退一些,原来孩子以为妈妈和我是一体的,这时他会发现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非我,不是由我所控制的,有时需求不能满足,比如断奶就是,这时会有理想化的幻灭和丧失感,这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在足够安全与温暖的情况下,带着冒险和害怕,一次次分离,一次次内化,内化温暖和保护的内在客体印象(表象、意象)!如果没有分离,则难以内化,难以发展抽象思维,没有另一种形式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