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忠言逆耳利于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0 浏览:6649次

目录:

 

以静心对治动心

以感恩心对治索取心

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

道理是拿来要求自己的

探索 持之以恒的精神

以信敬之心替代疑心、慢心

不死人,真病无药医

症状如幻影,我执才是病

 

注:文中提到的相关文章,在本站右上角 输入 文章标题中的一个字眼,就可以搜索到。

 

以静心对治动心!

    动心,即浮躁、烦躁的心,以宁静的心替代它,是痊愈的开始!如果一直都浮浮躁躁,跑马观花,只求直截了当的秘诀,连静心看文章的心都没有,就盲人一样,永远找不到方法。

    信息时代,珍宝太多,但因浮躁,与之无缘!!

有些人只喜欢耳朵听,不喜用心看文章,是很大的损失,痊愈、学习、工作,都会受制约,因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文字中。

 

参考阅读:《重视“眼看、耳听”的能力》

 

以感恩心对治索取心

有些朋友把身边人的奉献视为理所当然,长期的自我中心,便丧失了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能力。

这种心态也反应在与我们的交流中,交流几十分钟后,不仅没有一句好话,如有不如意,还可以马上翻脸不认人。

注意这点,是人际关系改善的开始!

参考阅读:《感恩心的妙用》点击进入推荐阅读!

 

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

对我们多年累积演变而成的困扰,并不存在简便快捷、一劳永逸的方法,有些朋友恨不得像吃感冒药一样,吃完了事,这样的期待实在耽误时间、为害不浅:

平常的方法不实践,却尝试一个又一个终归失败的方法,不耽误时间么?屡试失败,人还容易有信心么?

一切身心疾病的根源是自我执着,而破解执着的方法是“戒定慧”!一切一切有灵验的疗法都超不出“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执着即可破,痊愈很彻底!

参考阅读:《戒定慧概要》点击进入!推荐阅读!

 

道理是拿来要求自己的!

    有些朋友学到一些道理,便用此衡量别人,符合的喜欢,不符合的嗔恨,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这其实是苛求别人了。笔者青春时期,渐渐形成了关于做人处事的观念,并用这些评判母亲,渐渐造成我们母子之间关系紧张,后来觉察到这点后,由苛刻改为宽容,关系一下子就融洽了。

这种心态反应在与我们的交流中,便是拿公益、慈善、慈悲来要求我们,这其实是变相的榨取。

电脑辐射这么大,我们一天在电脑前坐8小时以上,面对这么多求助者,又能交流几人呢?抱怨者没这样换位思考过。

注意这点,是人际关系改善的开始。

 

探索 持之以恒的精神

把自信心建立在成功之上,很不安全,因为成功的对立面是失败,而要成功,失败难免!

更希望大家有探索、尝试的精神!

您要痊愈(注意不是“必须”,必须有逼迫感,“要”是自己做自己主人的体现),那么,无论经历多少尝试(故意把“失败”换成“尝试”二字),最终都会痊愈。

没有一点探索精神的人,在实践某个方法前,首先反复打听,他要确保万无一失,然而这恰恰容易失败,实践前浪费的精力太多了,太担心了。

没探索精神的本质是追求完美,不愿意有一点不必要的付出!

 

再好的方法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勤密实践!有些朋友只在最痛苦时,才临时抱佛脚,不痛不痒时就无动于衷,最后又说这个方法没用。这是很草草的。

    在没有【正确如法、足够实践】某个方法前,不要草率地评价没用,这会断绝自己和未来者的资粮,犹如对快饿死的人说,这碗饭有没营养。

 

以信敬之心替代疑心、慢心

信敬,即相信、并尊敬,能降服自我,增长行动力!

信息时代不缺知识,但不一定有用,原因之一:信 不够,不信则谈不上行动!

信敬的作风不仅应体现在咨询中,还应体现在接人待物中,注意这点,是人际关系改善的开始。

受过伤的人,特别是追求完美者,或许会说,选择相信等于选择伤害,这也对,但不相信,对世界充满防卫,也会失去很多,相当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草绳”,这束缚也太大了:一朝的事情影响了十年。

为缓解“信与不信”这个两难问题,您可练习眼力,以别盲信。而且什么都信,什么都实践,不实际,最好选定一个目标。

比如,我们学习佛法,在大概看完文章后,觉得有道理,但不知该观点是否可信,于是考察文章出处,了解作者背景,在确定认同后。以后便将该作者的话【奉为圭臬】!不懂的,先收藏在心!待日后相应的知识经验获得后,就会得到印证或豁然领悟!

如此,每一个“不懂”都是上升的阶梯,伴随领悟的“不懂”越来越多,收获也越来越多,境界慢慢地不一样了。

信→不懂→收获!

可以这么说:有信敬之心,到处是老师!无信敬之心,天下都无师。

 

还有种信息,不是用来理解的,而是用来行动实践的,解释一万遍不如实践一次,如同无论怎么描述苹果的味道,都不如您自己尝一口来的直接。

方法摆在您面前,您不信,就谈不上下决心行动,静心的方法特别需要持之以恒,懈怠难免,但如果您对老师有尊敬之心,老师的鼓励和敦促会化解您的懈怠!

参考阅读:《信敬第一》

 

不死人,真病无药医

“药石医假病,真病无药医”,这句古话让人费解,但深入了解医理后,确实如此,这里只将观点亮出来,您可收藏在心。其中的真病,指心病,而且身病最初是由心病和生活观念错误造成的。一位有责任的中医医生苦口婆心地反复讲: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

至少在心理困扰方面无药可医,是显而易见的,自卑能用几粒药物治好吗?

很欣慰的是,大多数人和已经吃过药的人已经认同这一点。对药物还怀念者,可参阅后面的文章。

为将更多精力用在“刀刃”上,与老师交流时,恕不再谈论有关药物的话题!一宁心理不支持西药治疗!

参考阅读:《药物为什么不能治愈神经症》

《勿药须知》

《心理因素是疾病的根本》

《百病从心生》

                   《愚昧而无知的药罐子——中国人》 

症状如幻影,自我才是病

     本节内容详见……点击进入!


上述文章,在右上角输入标题任何字眼,可得。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一宁心理咨询  www.10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