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论孤儿原型


信息来源:齐亚玲 发布时间:2015-10-13 浏览:6714次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接受痛苦和软弱的社会,我们必须要时时表现良好。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都隐藏了自己内在的软弱和失败而不敢表达出来,以免被别人批判。讽刺的是,那些人也隐藏他们内在受伤的小孩,结果内在的小孩不但受伤,而且非常寂寞。这个内在的受伤的、寂寞的小孩,往往就是孤儿原型。若我们不认识自己内在的孤儿原型,它就会被我们自己和世界所抛弃。

 

一、人人都是孤儿,人人都有孤儿原型

 

1 社会学定义的孤儿:

 

人们常说的孤儿,就是社会学定义的孤儿:无父无母的未成年人。按这种定义,截至2010年,中国的孤儿已达71.2——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果把视线再拉长一些,到历史长河去看看,人们熟知的这些人全是孤儿出身:大教育家孔子,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诗人但丁,画家拉斐尔,音乐家巴赫、舒曼,哲学家康德、罗素,作家司马迁、韩愈、托尔斯泰、川端康成,佛学大师玄奘,政治名人诸葛亮、包拯、朱元璋、康熙、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朱镕基、雷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训为:无父也,从子瓜声。《说文解字注》曰: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象物滋生之形。

 

小篆的,真像一个小孩子依着蔓下的葫芦,孤苦伶仃:




(小篆

 

2 心理学意义的孤儿原型:

 

从心理上来说,每个人都有孤儿原型。

 

心理学所说的孤儿原型,与父母是否双全无关,主要是指心理上感觉孤苦无依的一种原型。

 

英国心理学家、客体关系学派的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会让婴儿感觉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而不是过早破坏他的这种幻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自己会明白原来从前生活在幻觉当中,承认自己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但最开始体验到的那种无所不能,会让婴儿对世界产生一种绝对的真实感。这样当他长大后,即便不是艺术家,也能够简单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当成自己的作品来创造。而这种创造,正是所有欢乐的源泉。足够好的母亲……开始的时候几乎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地适应得越来越少,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

 

但如果以我们内在的天真者对父母的期待——一个完全合乎理想又慈爱的父母形象,来比对我们的亲生父母,那么我们每个人全都是孤儿,因为现实生活中哪有父母是理想父母,甚至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足够好的父母”——没有哪个父母能完全准确、及时地镜映和照顾到孩子的每一个感受和需要,并随着孩子长大能及时、合适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如此看来,《红楼梦》中有个特别典型的孤儿原型,那就是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宝贵乡的贾宝玉。书中第一回提到贾宝玉这块玉,本是女娲补天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能造人、也能补天的女娲,显然是母亲的象征,所以这个亦真亦幻的细节象征他被母亲忽视、遗弃;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说明内心很孤苦。在这个钟鸣鼎食的大家族中,贾宝玉父母双全,锦衣玉食,上至贾母,下至仆役,几乎人人都很爱他、疼他(只有赵姨娘、贾环除外),可谓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但是他在心理上却并未得到真正的关照,内心非常孤寂,因为贾府上下四百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的灵魂最深处对真、纯、美的追求和呼唤。直到他遇见了知音林黛玉,就感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与她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内心深处才会有深深的共鸣——两个同病相怜的孤儿原型的本真相遇,互相才能读懂对方那一泓清泉似的内心。所以,哪怕他赠给林黛玉一块旧方帕,什么都没说,林黛玉立即心领神会,完全明白他的心。

 

3 哲学意义的孤儿原型

 

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没有谁能真正地理解另一个人(人们常说的理解,包括心理学所说的共情神入等等,只能说是非常近似地理解了另一个人),所以可以说,人人都是孤儿。

 

特别是20世纪,当人们宣称上帝已死Death of God)时,孤儿原型开始在哲学思想上居主导地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伯特加缪(Albert Camus)在《西西弗斯》中认为,现代社会的荒谬,源于上帝已死的概念,因为上帝的死代表了生命传承的中断。人若无法体验生命的传承,感受不到对生命的期待和热爱,加缪问道:人为何而活?为何不干脆死了算了?所以,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中,感觉被可依赖的天父(母)、上帝、教会、传统抛弃了,人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孤立无援,个人承担着无意义的荒谬而没有尽头,人人都成了孤儿。

 

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Irvin D.Yalom)提出了存在主义孤独这一概念,是指这种现实: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克服自己的孤独。这是人之为人的局限性之一。无法接受这一局限性,会导致神经质、依赖和共生性的关系类型。承认这种局限性,人就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发生关系。

 

二、孤儿原型的来源和特点

 

孤儿原型来源于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次次失落,形成于幼年时所经历的遗弃、背叛、虐待、忽视或幻灭,也包括老师的不公平、同伴的取笑、朋友背后说坏话、爱人离去、对世界渐增的不信任、没有安全感等等。

 

我们在潜意识中都渴求完美的父母,但是得到的却是普通、平凡、有缺陷的父母,因为我们的父母,也不过是会犯错的普通人罢了。我们的父母也和我们一样,都曾在他们各自的人生旅途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父母的这些受伤感,导致我们内在的小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受伤的体验,这是成长中无可避免的部分;我们到学校想寻找真理,却发现老师们也意见不合,有时也会伤害到我们;到社会、单位、法庭,想找到公理正义,却发现那儿也不全然公正,我们会因自己的出身、长相和言谈举止,而被下了不公平的评判;亲人、好友,终有一天也会离我们逝去,而把伤痛留给我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各种各样被拒绝、被排斥、被打击、被遗弃的经历,使我们常常有受伤的感觉,痛楚、孤寂不时会袭击到我们。由此看来,孤儿是个失望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梦想破灭的天真者。

 

最初,孤儿原型特质是因被别人背叛、遗弃而造成的,后来他却连自己也背叛、抛弃了,因为他视自己如同别人一般也会让人失望,于是他不信赖生命,不相信人间会有理想和希望,习得性无助形成了。当我们被孤儿原型操纵时,会过度悲观,甚至连试都不试。就算去尝试,也会在下意识中阻拦成功机会,以强化自己预设的失败假设。例如,孤儿会为了显示他能掌控自己的生命,而故意激怒别人来拒绝他。由于孤儿认为失望、被拒、遗弃,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就先发制人,自己先离开,才会觉得好过一些。绝望之后,孤儿可能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无声地哭泣,或放弃自我隔离的想法,与同伴认同或与反抗者联合,遵循那些离经叛道的标准。坏的话,他就把自己困在一个没有任何希望的环境中。

 

由于自我保护可以免受伤害的作用,使孤儿发展出虚假面,背叛了自己真正的本性,背叛了自己的价值标准。詹姆斯希尔曼(James Hillman)在他的经典之作《背叛》中说:当一个人与自己为敌时,他才真的是被背叛了。他说,自我背叛是不理会自我真正的需求,而延续着个人的痛苦,不管有多痛,都依然背负着。这样,孤儿就活在惶恐不安中,爱、工作、家庭,都不是为了满足内在的需要,而只是为了拥有正确的、对的形象,以此来取悦别人,以得到别人的关爱。这种孤儿不太可能检视自己的内心,因为他害怕那儿会空无一物,或畏惧心中的阴影面,所以他们很少找人帮助,除非情况坏得无以复加。最糟时,他们会变得极其愤世嫉俗,不再试着取悦或影响别人,而借着生活享受让自己高兴,借着胜利来让自己欢喜,甚至不惜以危险刺激(如酒精、毒品、兴奋剂)来麻醉自己,体验快乐,躲避痛苦。

有些孤儿的自尊受伤极深,使他很难以学习、运动、工作、心理治疗或灵修方式来改变。遇到任何一点小挫折,他们就认为自己完全无法胜任,因而崩溃、苛责自己或责备别人。这种情形越严重,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尊心就更低落。这种孤儿特质的人,会以不断退学、频繁改变工作、不断中止心理治疗、中断所有朋友关系、多次离婚或频频更换性伴侣等方式,使自己越发孤苦无依,来证明自己的确不好、没有人真的爱自己,从而证明这世界的确不好、别人对自己不好。

 

最后,这样的人会认为自己是生活的牺牲者,为自己找借口: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早年伤害或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只能以没有能力或脆弱作为引起别人注意和照顾的手段。这是内在孤儿最危险的特质,因为痛苦和迫害最容易成为我们的推托之辞,让我们放弃自己的人生责任。更糟的是,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别人的罪恶感来得到所想要的,我们将永远不能进展到孤儿的最高层次,那是人类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愿意与我们同病相怜的人互相扶持,互相倚靠。

 

下面用中国文学名著中的孤儿事例,举例说明孤儿原型的表现。

 

1 感觉孤苦、无能无力,自哀自怜。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史湘云都是真正的孤儿。但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史湘云这个孤儿,却远远没有林黛玉这个孤儿名气大,恐怕就是因为林黛玉在心理感受上是个典型的孤儿原型,而且这个孤儿原型的能量很大:林黛玉常常自哀自怜,悲悲切切,迎风就洒泪,花落也伤神,那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苦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孤儿形象太吻合了。其实,史湘云的身世比林黛玉还要惨三分:史湘云襁褓中父母叹双亡,自幼就失去了父母,只能依靠叔叔、婶婶过活,而叔叔、婶婶对她似乎并不太好,她来贾府玩多久,可能还要看婶婶的脸色,不喜欢穿的厚衣服也要穿;家里经济拮据,连给人送个体面的生日贺礼都拿不出来;晚上要做针线活,有时要做到半夜三更……虽然史湘云也有难说话、自悲、自叹的时候,但是总的来说,在英豪阔大宽宏量、风流倜傥的史湘云的身上,很少有孤儿原型的特质。而林黛玉六岁时母亲去世,十一、二岁进贾府后不久,父亲也去世了,这说明起码她在此前还是享受过父母的宠爱的,而且她可以长期住在贾母身边,贾府上下、尤其是贾宝玉对她可谓呵护备至,正与书中第一回说她这棵绛珠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相互印证:天地精华象征父母的孕育,甘露象征感情上的滋养。但是,也许与父母曾把林黛玉当假小子一样养育有关,林黛玉的痛苦似乎特别重,顾影自怜、自我哀伤的眼泪似乎永无尽头: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孤儿内心感觉得到的关爱太少、受伤感太重,以致沉湎于自怨自艾中无法自拔,潜意识中想得到更多爱怜和关怀:没人关爱我,我好可怜!……” “我受伤太重,一点能力也没有了,只能哭泣……”

 

2、过度敏感,自尊心特强

 

《红楼梦》第七回中,林黛玉看到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其实林黛玉压根就不知道、即使知道了可能也不会相信:皇商富婆薛姨妈慷慨大方、菩萨心肠,送花时专门叮嘱周瑞家的送林姑娘两枝,知道自己的女儿薛宝钗不喜好这个,连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都没有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代劳送花,只是按姑娘们、凤姐所住的房间顺次送,根本不存在挑剩的问题。但在林黛玉看来,送花这样的小事,也事关自己的尊严,所以要通过先入为主的成见来自我验证、确认:没有人会真正地关心我,爱护我,所以送花肯定是先送给别的姑娘们,那么送给我的花肯定是别人挑剩的。通过这样的心理投射后再认同回来,林黛玉就把自己过度孤儿化了,让自己感觉更可怜了。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是东海中的一块石卵所生,这象征他是个孤儿。这个孤儿看起来强大得无与伦比:天不怕、地不怕,见玉皇大帝也不过唱个诺,众多天神更不放在眼里;神通广大,天马行空,刀枪不入,水火不浸,谁也拿他没办法(只有如来佛除外);取经路上,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权、钱、色的诱惑,面不改色心不跳,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仿佛有如如不动的金刚心。但是孙悟空却有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特别好名,最怕坏了自己的名头,特别在意有人瞧不起他。人家叫他齐天大圣,他就高兴;叫他弼马温,他就很恼火——岂知齐天大圣弼马温本质上是一个。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只要有妖精故意叫他孙猴儿弼马温”——包括他的亲密伙伴猪八戒偷偷骂他一句该死的弼马温,他就不堪一击,大为生气,立马就原形毕露,大动干戈,降妖计划常常就因此而泡汤。第五十七回,孙悟空打死了几个草寇,又一次被唐僧逐走,便来找观音菩萨诉苦,一见面,孙悟空倒身下拜,泪如泉涌,止不住放声大哭,正像一个委屈的孩子拜见母亲。可见,外表强大的孙悟空,其自尊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自卑、自恋的伤疤是非常容易被触动的,受到刺激后奋起千钧棒,显然首先不是为了降妖除魔,更多的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谁都看不起我,所以,我必须全力保护自己!

 

3、过分取悦于人而迷失自己,自我放逐,自暴自弃,置自己于绝境:反正我是不值得爱的人,别对我有任何期待。

 

《水浒传》中的武松也是个自小父母双亡的孤儿,与哥哥武大在相依为命中长大。他有个特点,就是嗜酒如命,即现在所说的酒精成瘾。有他的话为证: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子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酒壮英雄胆,使英雄可能连自己内心的恐惧、悲伤、痛苦、空虚、忧虑……也一并隔离了,对自己的生命也不甚爱惜了。景阳冈的酒家好心劝他莫要醉酒、傍晚莫要孤身一人过景阳冈,他却疑心人家: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来唬吓我。于是,自提哨棒入虎口。幸好英勇过人,借酒劲打死了老虎。

 

压抑自己创伤的人,往往成为残暴的虐待狂。武松行走江湖,颇有英雄好汉的气概: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死也不怕。哥哥武大含冤而死,武松杀嫂、杀西门庆,实是被官商勾结的情势所逼,做得有理、有节、有气度,令人叹惋和钦佩。刺配孟州之后,他痛失兄长的创伤还未被充分化解,管营(牢头)施恩父子假公济私、另有图谋,免除了对他的一百杀威棒,日日对他好酒、好肉殷勤款待,他便对施恩父子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竟然为他们能继续盘剥囚犯独霸赌场、坐收渔翁之利而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无形中被深深卷入了施恩父子与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的两大利益集团之争,最终遭到暗算,险些在飞云浦丢了性命。后来当武松怒气冲天地血溅鸳鸯楼时,心中压抑的强烈而巨大的愤怒已经让他完全丧失了理智,见人就杀,杀红了眼,除杀了陷害他的仇敌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之外,还杀了养马的后槽、厨房的两个丫环、张都监的老婆、儿女、养媳、玉兰及奶娘、两个亲随等十几条无辜的生命,于是不得不落草为寇。武松被逼上梁山,恶人当道、正义难伸固然是主因,但是与武松自己后来有些是非不分、贱卖灵魂、自蹈死地,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有问题的人,大多会被那些攫住他们的人、习惯或制度所催眠而失去自我。《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象征被理想父母赏识),便日日夙兴夜寐,事事亲历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乎成了一个总是正确、优秀的职业偶像。他的对手司马懿对他最为了解: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看起来诸葛亮是士为知己者死,也许潜意识中是子为理想父母而死,其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只能随五丈原的秋风飘逝了。

 

4、画地为牢,拒绝关爱和帮助,攻击和伤害意图帮助的人或自己。

 

孤儿原型自我哀怜,常常希望有人关爱救助自己,然而往往在潜意识中却不相信有人会真正关爱自己、帮助自己,所以又会在无意识中拒绝别人的关爱和帮助,好比外面阳光明媚,但孤儿宁愿选择让自己继续孤独地呆在阴影里。《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等人也有过类似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温馨时刻,可是很多情况下林黛玉从别人那儿收到的还是负性信息。比如第二十二回中,心直口快的史湘云,当众说戏子芳官长得像林姐姐的模样儿,结果惹恼了林黛玉。回到住处,林黛玉又拿好心帮她的贾宝玉出气:你还要比?你还要笑?……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儿!搞得贾宝玉里外不是人。正当气头的林黛玉也许并不能立即理解:贾宝玉给史湘云使眼色、劝阻史湘云,全都是出于悉心爱她、呵护她的缘故。可惜当时的她都视而不见,她内心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世道人心的初始印象,所以把来自于别人正向的、帮助性的信息全拒之门外了,并且多次攻击、伤害最爱她的贾宝玉——当然,结果感觉最受伤的,还是自己。孤儿原型之所以这么做,源自于其内心有种施虐受虐的关系模式:我爱你,也恨你,因为你还是不能完全给我所要的一切——我总是个受伤者……”

 

总之,孤儿原型的阴影面是:嘲讽,僵硬,受虐-施虐,无能无力,利用受害者、牺牲者的角色来操控环境,期待因自己的牺牲或脆弱来免于义务或享有特殊待遇,索取更多的感情。

 

三、孤儿原型的成长之路

 

孤儿原型是人类成长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孤儿原型的感受常常是痛苦的,但是一个人的成长,很多时候恰恰来自于其痛苦的经历和体验。有痛苦经验的孤儿特质的人,走过去后,会觉得康复过程中所得的恩赐,使得因被遗弃而带来的痛苦,显得格外值得和珍贵。所以,人会因痛苦而成长,痛苦是财富,也是祝福。

 

想让孤儿原型的痛苦化为财富和祝福,往往需要漫长、艰辛的路要走,而且可能需要反复走,反复修通:

 

第一层次:学会成为自己内在的孤儿的朋友,认清并感受自己的痛苦,充分哀伤自己,用真诚的关爱疗治内心的创伤,让孤儿成长。

 

正因为外在世界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才激励我们开始朝内探索,关注自己的内心。这种自我探索和内在成长,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要靠自己去寻找才能争取到。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没有人比自己有更强有力的力量。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没有人能时时刻刻照顾你或拯救你,你必须靠自己努力;假设整个世界都抛弃自己,自己仍选择不抛弃自己;相信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孤儿原型最好的朋友。

 

我们都不想受伤,但受伤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若我们未曾受过伤,我们将永远停留在天真无知的状态,永远无法成长或学习。面对自己的创痛和局限,充分体会那其中的苦痛,充分体验其中的每一种感觉、情绪:怨恨,愤怒,悲伤,委屈,失望,绝望,恐惧,焦虑,嘲讽,痛苦,无能为力,觉得自己不好……哀悼自己的哀伤、慈悲自己的痛苦,是产生力量的源泉。面对创伤和经验苦痛,使我们得以从痛苦中站起来,长大成人。

当我们真正感受到痛苦和痛苦的事实后,治疗就开始了;而当我们觉知到自己如何否认我们的真实自我后,治疗才会开始真正有所进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完整合一。当我们内在的孤儿原型的特质有变化后,我们就不需要放逐和摒弃那个被压抑的部分,就如《圣经》中的那位父亲,热烈欢迎自己挥霍无度的浪子回家一般:父亲不但没有教训儿子,反而大开筵席庆祝儿子回家。在心里,我们学会张开双臂欢迎每位孤儿回家,用真诚的关爱来疗治自己的创伤,滋养孤儿慢慢长大。

 

第二层次:开放自己,接受需要帮助的需求,相信并愿意被人救助。确有自己实在无能无力而需要求助之时,暂时先放下没有人会爱自己,没有人会帮自己的想法,打开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有需要帮助的心理需求,相信这世界还是有人会爱自己、帮助自己的,向别人发出需要救助的信息。这样做也许会有风险,但是也有可能让自己走出自设的心牢,走出困境。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借用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这个过渡性客体,修复受创的关系模式。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努力。

 

第三层次:与我们同病相怜的人互相依靠、彼此扶持,发展实际的期待。一旦孤儿原型走出心牢、走出困境,自会发现人人都是孤儿,人人都需要扶持、帮助,这样就会放下对人际关系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期待,发展出实际的期待,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同情心、悲悯心、爱心,进而帮助同病相怜的孤儿原型,从而在更深层的关系上与人产生真正的爱的链接。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一宁心理咨询  www.10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