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养正

当生命得绽放,就不怕死


信息来源:文/一宁 发布时间:2018-4-6 浏览:4866次

当生命充分绽放够了,就不怕死。

 

清明节扫墓,

缅怀祖先恩慈。

与祖先连接的感觉,

就像树有了根,更稳更壮。

但令有些朋友想到了死亡之可怕。

 

怕死,说明太想生。

太想生,是因为有“未竟事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未竟事宜,其中有:

 

觉得生命还没绽放够,死而有憾!

所以,

想要不怕死,

就得解除内心束缚,创造外在条件。

让自己绽放!

 

从自我心理学角度说,想要绽放的,更多是本我的需求,本我寻求即刻满足、自我中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与生俱来,贯穿个体一生,但在儿童期,特别在婴幼儿期,发展最为迅速。

 

随着年龄的增大,本我越来越多地受到自我与超我的管制。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服从逻辑、时空和现实原则,旨在协调本我欲望与现实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其协调能力体现在自我力量、自我功能两个方面。

 

专注力与忍耐力是自我力量的核心,具备包括情感容忍度、冲动控制力、不被干扰刺激压垮的能力等等。

 

自我功能包括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演说能力、感知能力、现实检验能力、抽象力、自我观察能力、判断力、业余爱好和技能等等。

 

超我与良知类似,通过认同父母的、他人的、社会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具体表现有自我惩罚的倾向、价值观、理想观、可靠性、守时性、责任感等等。

 

心理健康的路径是,让自我越来越大,能圆满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不是让超我压死本我,也不是让本我恣意横行,不是刻板,而是充满灵活与各种可能性。

怕死怎么办

         有一部分心理困扰,正是上述本我自我超我之间没协调好所致。

 

前面讲,本我被压抑,可能导致怕死,因为死而有憾。本我过度膨胀者,也可能怕死,因为贪心受阻,觉得还没享乐够,还想再多一点点。

 

当超我彻底压抑了本我,让本我无立锥之地,让超我成为了主导人格,那么,当事人可能反而不怕死了,更愿意以死赎罪,“内摄性抑郁”就如此。这是有害的不怕死,而非积极的充满满足的不怕死,不可取。

 

另外,自体心理学、意象对话心理学等,也有关于生与死的视角,这里暂不撰写。

 

参考文献:

南希·《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布莱克曼·《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一宁心理咨询  www.10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