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心理调节

强迫症的心理咨询方法3:正视负面情感


信息来源:文/一宁 发布时间:2018-6-21 浏览:4917次

3.3正视我正有恐惧与不安、愤怒等负面情感。

负面情感,包括恐惧、不安、愤怒、焦虑、无助、孤单、软弱、胆怯、羞耻、难堪、无地自容等。

对有的朋友而言,某种情绪的存在显而易见,如恐惧时,全身发虚,表情惊恐,发抖等。

但对有一类朋友来说,并不知道自己正有怎样的负面情感,而正是因为不知道有怎样的负面情感,所以才有了强迫症。如口水强迫症、强迫思维等。

因为不知道自己有种种情感,所以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时,可能有的朋友不以为然:“这与强迫症有关系吗?”

不以为然的,恰恰可能是改变的契机。

3.3.1负面情感与强迫症的关系

有研究证明:能够说出自己恐惧的强迫症病人比不知道自己恐惧的强迫症病人倾向于改善的更好。

这个结论说明:

的确有一些强迫症困扰者,还没有清晰觉知到让自己不得不强迫的恐惧与不安。

下面三个例子,详细阐述负面情感与强迫症的关系。

①压抑的愤怒与强迫思维

未释放的愤怒,是已经上升到上焦(心肺头脑)部位的情绪能量,并伴随让自己愤怒的认识或想法,唯有释放掉情绪能量,化解相关想法或认知,它才会消失,压抑的结果是,愤怒的情绪能量一直在那里涌动着,怎么也挥之不去,并表现为某些强迫思维。

当积压的愤怒情绪能量得到表达,强迫思维便立即显著缓解。当然,一种行为或人格模式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非几月就能稳定改善。

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往往都习惯压抑愤怒等负面情感。所以,这一轮愤怒情绪释放后,强迫思维没有了,但很可能在未来,新一轮的愤怒又被自动压抑,进而又出现强迫思维。直到人格模式得到稳定完善,强迫思维才稳定淡去。

案例:

A、当事人的强迫思维表现为抠字眼,看到相关字,忍不住展开没完没了的联想,而且瘾特别大。但当事人去玩跆拳道之后,有时思维会正常好几天。(跆拳道是两个人相互攻击,具有攻击性,与怒的性质一样。)

B、当事人整日不仅杂七杂八想个不停,而且还无意识的对自己想法和感受信以真,因此感到非常痛苦。痛苦至极时,对妈妈说了一大堆自暴自弃的气话。一会之后,发现头脑如晴空,少有乌云(杂念),非常轻松。

如果你觉得上述文字和别人的案例,总是太空洞。那么,以后留意下,看是否有下面的现象?

A、每当对周围环境或人有尚未表达出来的别人不知道的不满的时候,更容易有强迫症相关症状?

B、当你某次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瞬间,你感到你的头脑变得相对更平静?

情感隔离较深的朋友,从未察觉到自己有过愤怒,因此无法感受到AB现象,那么,我们可以理智推测,一个人超过一年,都没有不满、生气、愤怒的体验,ta会不会是神?或者心态超级棒?如果不是神,心态也不是超级棒,那有一种可能,隔离了情感。隔离是强迫思维惯用的心理防御机制,见3.3.2.②。

②紧张、不安、羞愧与口水强迫症

有一位朋友,有多种强迫症,口水强迫症是其中一个。

我们观察到,每当她陷入“性冲动与道德谴责”之间的冲突时,紧张、不安、羞愧等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这时,口水强迫极易出现。

每当陷入“本我(性)与超我(道德)”的冲突,口水强迫就容易出现。

当我们通过意象直接去触碰本我的愿望,并不认同超我的谴责。如此多次进行后,当事人口水强迫症出现的频率,显著减少。

用意象碰触本我愿望的例子:

某次咨询中,在合眼放松也就是暂时放下意识判断的情况下,来访者逐渐深入地联想到: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一个有鹅卵石的河边,有一个男性,赤身裸体,而小女孩,好奇地伸出手,去拨弄男性的生殖器。(注:这只是一个想象,就像做梦的梦境一样,并非真实现实,故不涉及隐私暴露。我们遵循保密这一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没有意识判断参与的自由联想,是一种心理上的客观现实,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并不能想怎么想就怎么想。对身临其境的来访者来说,当时是震撼的,表现为有心跳加速等种种身体反应。

③情感依赖型强迫症

情感依赖型强迫症的表现:

多伴随躯体化困扰,如胃溃疡、睡眠不安慰、背部发紧、心慌等,疑病,害怕得病。容易受细节干扰,被干扰后又怕影响到良好的学习或工作状态。当想到有一个可信赖的过去也曾经有效解决过困扰的心理咨询师在那儿,ta会为自己提供有效的帮助,焦虑与强迫,便马上消失。

案例:(本案由多例情感依赖型强迫症组合而成,以达到保护来访者隐私的效果,同时也再现了部分实际情况)

A有强迫思维,总担心自己是恋童癖;特别怕错——易陷入心理理论强迫,如,我对“顺其自然”的理解正确吗?如此等等。当焦虑难耐,难以入睡时,就把自己的困扰微信留言给心理咨询师,然后,就神奇般地不困扰了。这是缺乏与渴望母性关怀的例子。母性是指具有容纳、滋养的特质,不是指女性。

B有强迫思维,每当工作压力大、自己疲惫时,就容易受椅子不舒服、或桌子老摇动干扰,越想摆脱干扰越摆脱不掉,又想通过冥思苦想,想出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结果怎么也想不出。咨询后发现,还是自己太急了,心中有一个巨人般的我,在追求最高效率。因为虚弱、缺乏父亲支持,才追求高效率。这是缺乏与渴望父性支持的例子。每当咨询师以父性的状态给予共情,提供解决方案,协助其觉察,来访者会持续稳定几十天后,才再次陷入,然后再支持,如此经过一年,来访者最终有了稳定的状态。

来访者每次咨询时,只会谈表面的症状,不会谈症状背后有情感依赖的需求,要么是避而不谈,要么是压抑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情感需求。

咨询时要围绕情感依赖的表现,进行面质,所谓面质,就是通过说一些话,把当事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再讨论情感依赖的实质,以及处理办法。半年或一年咨询结束时,还要关注来访者对结束咨询的情绪感受。

情感依赖型强迫者的成长背景:

小时候没被父母陪伴够,其早年经历常常是,父母迫于生计,常常外出数天或数月不归,或迫于生二胎,自己被交给爷爷奶奶带。

情感依赖型强迫症的症状,往往是假象是工具,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症状来获取关注,或者,症状是内在小孩胆怯、无力的表现,因为胆怯,又为胆怯而胆怯。

有些朋友的情感依赖,更为隐秘,一方面,有被关注被爱护的亲密需求,另一方面,深藏着自己的需求,深怕被他人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只展现我能独立我很好的一面,还善于主动关怀。在心理咨询中,不怎么爱谈虚弱的感受与经历。这种隐秘,是自我保护的表现。

3.3.2为何难以感受到丰富的情感

①曾习得了如下信念,或有如下早年经历。

A、别哭,要坚强。

B、你太小心眼了吧,这事儿还愤怒?

C、认为有能力/不软弱,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基本条件。 

D、暴露了负面情绪,会遭遇打击。比如,你一哭,妈妈骂的更凶。

E、奖惩分明,缺乏情感:成功了大加赞赏,失败了严加指责,至于耕耘过程的艰辛与种种情绪,则不过问。

F、对如下事情,严加指责,无视孩子受到指责与控制后的各种复杂情感,有的孩子情感太强烈,弄的爸妈很烦,爸妈又会对强烈情感指责,进而导致孩子对情感的压抑,久而久之,把孩子表达情感的力量削弱了。

a、对1岁左右刚学步的孩子异常严厉。

b、对2岁左右的孩子进行严格的如厕训练,随地大小便就会受到严厉指责。

c、对孩子关注性主题大惊小怪、嘲笑、禁止。

d、对学龄期儿童专制独裁,如严格要求学习成绩、游泳技能、钢琴等时髦技能。

e、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分享上述内容的目的,不是为了追责,过去都过去了,追责没积极意义。重在供大家反观自己,如果大部分符合,那么,你很有可能有压抑情感的习惯。

②惯用隔离的防御机制。         

可能是上述经历与认识,使人习惯了情感隔离。情感隔离,是强迫思维者常用的防御机制,是指从意识的觉察中移除了对情感的感觉(思维内容则可能还逗留在意识中)。

例如:小时候有许多不幸遭遇,被大孩子无缘无故罚跪,被欺骗而喝了尿,总是被人叫绰号等。你在谈论这些事情时,表现得温和而平静,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屈辱、愤怒等情感。

心如止水,也许是隔离者欣赏的座右铭,但实际上可能是压抑之后的表面平静。未觉察到的情绪和感受,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不知而消失,它会演变成强迫思维、强迫仪式化行为、躯体症状、慢性生理疾病。

3.3.3如何正视情感?

1、面质。

就是通过说一些话,把当事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面质的过程,是引导来访者看见、面对负面情绪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一贯情感隔离的来访者感到焦虑、害羞、不好意思等,为了缓解这个难受,他可能想要逃避。比如来访者说:初中以前的经历,与我的强迫症有什么关系吗?好像我们刚才不是在谈论这个,转移话题了啊?

面质多发生在咨询数次以后,只有这时,咨询师才能有更多的发现。也只有这时,才有相对稳定的咨询关系为面质提供保障,否则,面质之后,来访者可能会一时接受不了。

2、看意象与体会意象。意象差不多就是白日梦,是在清醒状态下,潜意识的自然流露。

3、体会与分析来访者的梦。

4、练习观感受,提高对身体感受的敏感度,借着对躯体感受的觉察,来提高对情感的觉察力。

对于想要自救的朋友来说,很遗憾,上述方法,一开始都不适合自己操作。

小结:

实践证明,正视、觉察、释放、处理负面情感,对某些强迫症有疗愈作用。

相关文章:

意象是什么意思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方法2:不认同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方法1不逃避或离开刺激源

强迫症的产生、发展、心理治疗方法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一宁心理咨询  www.10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