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暂无此类信息!
一、评价型
指习惯性地对“头紧、头晕、肩膀疼、背部发紧、手发麻、胸部刺痛、胃痛、拉肚子、腰疼、尿频、尿不尽、发冷、发抖、心慌、失眠、脉搏跳动快、呼吸短浅等躯体反应,以及对紧张、不快乐、抑郁、焦虑、害怕等情绪”,进行或好或坏的评价,然后对好的执着,对不好的排斥。
评价型的困境:
大部分朋友都知道这个常识:排斥或执着是情绪的根源,情绪能立即引发躯体反应。
所以,当你排斥或执着时,引发的害怕、紧张等情绪又反过来加强了头紧等躯体反应。而躯体反应又引发了你的排斥与情绪。这样的循环圈,唯有你放下评价、或放下排斥、或暂时转移注意力,才能截断。否则,在地上打滚也无用。
对于单纯的评价型,困扰是一场空,如果没有你的主观的分别与排斥,本来就很好。
单纯的评价型,是指你没有亚健康引发的躯体反应(生理型)、没有人际关系矛盾引发的心理压力(关系型)等其它情况。
评价型的治疗要点,看起来很简单:
恍然大悟一切始于自己的评价与排斥,不评价或不排斥就好了。
但对许多朋友而言,道理好懂,就是做不到。根据以往经验,做不到的常见原因三:
1、有你尚未觉察到的认识偏差,例如:你无意识地认为,睡眠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是无能。或者,害怕者应该被看不起,如此等等。对此,通过自己反思或与咨询师交流,可以发现。
2、每个人有许多个我,其中,你有一个爱评价的我,这个“我”严肃、苛刻、评判多。Ta一般从早年看护者那里习得而来,如今已变成自己深刻的心态与习惯,弥散的很深。以致自己经常正在评价时,却不知道在评价。
对评价型困扰者来说,咨询师要干的事情之一是,发现ta正在评价的证据,并面质。或通过释梦、看意象等方式在潜意识的层面发现那个爱评价的我,并给予引导。
面质,就是通过说一些话,把当事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梦和意象是潜意识的语言,梦是大家晚上做的,意象是在来访者合眼放松的情况下,根据咨询师的引导言呈现出来的,相当于白日梦。
释梦案例:
梦见自己在骑自行车,骑完一圈后,老师居然说,再来一圈,而自己已经累了,偏偏在这时,她骑自行车的同伴,突然发力,加快速度,而且还在载着人……(其它梦的细节记载不详,有所遗漏)
根据这个梦,咨询师一宁体察到:来访者有沉重感,骑自行车象征驾驭自己的身体,而自己比不过同伴。因此当时对来访者做了如下开导:
①允许反复。即使是心理健康者,也总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②反复的本质,是自己又评价了。当不认同这个评价。而这个评价者,形成于过去的成长环境,小环境是家庭,大环境是社会,更大的环境是世世代代的人类。
③无需努力,也就没有劳累,骑着车累,证明自己在努力,而努力是多余的,因为自己本无焦虑症。需要的是觉醒——不被焦虑症的假相唬住。
只有有努力的感觉,有费劲儿的感觉,就是执着焦虑症这个假相了。
④别人有评价的权利,自己有不被别人价值观挟持的自由。
半年咨询结束时的总结表明,上述开导对她是有用的。根据来访者梦的内容,确定开导内容,比较容易贴来访者心,发现来访者也难以反馈的潜在错误心态。
意象案例:
来访者(35岁左右,女)合眼放松后,以“心的剧场”为引导语,呈现出来访者心中有这样一个“我”:
姓名,春春(意象中取的名字,非现实中的名字),男性,40多岁,看上去严肃,阴沉,长的难看,还一点笑都没有,好像很恨我的样子,看着让人不舒服,穿一件灰色的褂子,很长,都摸过了膝盖,头发蛮长,很久没理。他一见了面就生气地对我说:“听说你身体不好,怎么不跟我说!”,不停的说:“就这点小毛病,就把你吓成这样”,一顿埋怨。
接下来,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来访者与心中的这个春春了进行了一番对话,促进春春的理解。
春春的出现,让一宁当时明确意识到,这就是让来访者换上所谓焦虑症的人格原因所在。以后的咨询,就是要反复纠正他的心态与行为模式。只要与当事人核心人格特征对症了的干预,就会显著有效,半年咨询结束时,该来访者已成功停服了精神类药物。
3、提升对身心反应过程的觉察力。
对前述困境,分别念→排斥→情绪→躯体反应→分别念→排斥→……。大都能看明白,六个词就描述清楚了,但实际发生时,从第一分别念到第二个分别念,往往一秒就完成了,因时间过程很短,所以觉察速度跟不上,就做不了主。通过定力训练和反复的觉察练习,可以慢慢做到第一分别念出现时,就能意识到,并达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效果。
觉察案例:
某男性来访者一见男性就腹部发紧,强烈收缩。这个现象非常顽固,持续多年。通过长程心理咨询和成长,有一次他说:
男性出现→投射性地认为,可能要摸我(分别念)→认同这个分别念→害怕情绪出现→通过腹部收缩防御。
像这样的反馈,证明他对身心反应的过程,觉察的很清晰,因为清晰,现在这个困扰已经显著改善,不再是咨询的目标。
如下类型待续……
二、无助型
三、压抑型
四、生理型
五、精虚型
六、早年创伤型
七、惊恐型
八、退行型
九、关系型
大家需要等待下,每个类型我都需要时间一点点的写,
每个类型有具体的内涵。这里简单做个预告:
一、评价型:以分别和排斥为主要特点,例如,觉察紧张不好,并非常希望自己不要紧张。
.
二、不能型:(原无助型改为不能型,以求描述更准确),以“以“我不能,我不行,我就是倒霉者,好事轮不上我,我没有价值”为主要特点。”,常表现为:很容易掉进灾难联想这个坑,例如,永远不能康复了,今晚会死在床上……等等,而且完全被灾难联想吸住,看不到其它可能,三、压抑型
.
四、生理型:胸口紧,背紧等躯体反应一个接一个,让自己担心是不是有癌症了或者有大病了。事实上,它都是身体精气神不足的表现,精气神足了,这些躯体反应就没有了,当通过种种养生手段掌控了它,自己也就不担心了。
.
五、精虚型:指长期内耗,虚的不行,一动就累,甚至每晚漏精,这是生理型的升级版。
.
六、早年创伤型:小时候看护者忙于生计,呵护不够,或先天体质也弱,自己常活在胆怯中,却无可求助。这种怕潜伏很深,长大后,形成一些奇怪的症状:如害怕镜子里的我不是我……
.
七、惊恐型:主要指惊恐发作,怕突然濒死,怕出门,或怕离家或离医院很远的地方,一出门就腿软等等。
.
八、退行型:指内在小孩特别不愿意长大,自己非要退缩为需要被人照顾的状态。
九、关系型:只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关系中,不能轻松处理,以致每天心都挂着个事儿,进而身体发紧。
上述所有类型,都常常表现为躯体反应,表面上都有发紧、心慌、手抖、憋气、头痛等躯体反应。如果我们不能识别这些表面相同症状的原因,如何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