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在系统课程《强迫症的辨证调节法》中,首先描述了强迫症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自我调节,还是接受心理咨询,切身体会到强迫症的形成过程,是必要的基础。
节选相关内容如下:
---
最初,强迫症状是一种保护自己免于承受痛苦的有效方法。比如,“某人反复询问与回想过去事情的细节”这样一个症状,是为了避免来自权威的让人可怕的惩罚与谴责。在《强迫症的辨证调节法》第5节到第14节,用了十个案例详细阐述最初的强迫症状存在的意义,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为便于叙述,将最初的强迫症症状,简称为原初症状。原初症状,相对于反强迫而言,反强迫是一个继发的心理现象。继发有后来之意,也就是,原初症状在先,反强迫在后,没有原初症状,就没有反强迫。
在原初症状刚刚出现的时候,你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我焦虑,我恐惧,我抑郁,就通过检查、询问、反复回忆、反复思考等方式消除焦虑恐惧抑郁,这太自然不过了,人之常情,人人皆有。比如,K在高中时,一条毛巾连续洗了2个多小时,亲戚在一旁好奇地关注着,不加干涉,看这孩子到底要洗多久?这时,K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研究生毕业那年,才明确意识到一系列强迫症状,是个问题。至于许多人一开始只是洗几分钟,那就更不像是问题了。
但由于环境的持续侵入,或内心焦虑恐惧抑郁的持续存在,而且比较强烈。让人如堕深渊、心有余悸、糟心至极,而原初症状却能让我们较快从这种状态里走出来。于是,症状成了让我们舒服的依靠,让人上瘾般的依靠,能让人快速从恐惧的深渊里逃出来的方法,症状带给我们如此强大的益处,使症状固着了下来,困扰的时间越久,固着的越厉害,而且很容易起反应,比如,某人听到新闻说“警察抓人”,对他而言,警察抓人是一个刺激信号,刺激信号一出现,还没有觉察到内心的想法与情绪,原初症状瞬间就出现了,他的原初症状具体表现为:强迫式地回想,某天与人吵架时,我先动手打人了吗?
当我们对症状依靠的多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比如,洗手几小时,检查许多分钟,一方面症状挤占了正常生活的空间,让人精疲力竭,另一方面,你已经体验到,依靠的多了后,症状却不能有效缓解焦虑恐惧抑郁了。这时我们意识到了异常。异常的行为与思维,阻碍了生活、学习、工作的顺利发展,让人更加没面子,更加不如别人,或让人变得更加虚弱,让人感到担忧,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想要排除症状,这时,反强迫就出现了。
上面简要描述了强迫症产生发展过程或者说形成过程,为了消除焦虑恐惧抑郁等情感,出现了原初症状,有些原初症状固着了下来,刺激信号一出现,症状就瞬间出现了,症状形成生活,于是反强迫出现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焦虑恐惧等情感是强迫症状形成的原因,但这个原因还不是初始原因,当你认真地系统学完“强迫症的辨证调节法”后,能更清晰的知道,初始原因与“早年成长环境、现在的生存环境、心理发展程度、潜意识的冲突”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强迫症的辨证调节法”第18节--心理学对痛苦的来源和性质,也做了概括式的阐述。
下面用流程图的形式描述形成过程。
这张流程图表达了:不同的早年经历决定了不同的人格特点,不同的人格特点决定了不同的想法信念,想法信念决定了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情绪又决定了原初症状,原初症状障碍生活,于是反强迫出现了,同时,焦虑恐惧抑郁也是反强迫的动力。比如说,我们经常连续想了几个小时,想的头昏脑胀,于是焦虑的心想,这样下去会不会变疯啊,当我们认为反复想是变疯的前兆的时候,自然就想要去排除,所以说,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是反强迫的动力。
我们能够细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具体反思强迫症的形成过程,理解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反强迫这一步的,本身就有治愈作用!
长程心理咨询早期,都会与来访者一起来梳理这个过程,许多案例都证实,真正梳理清楚后,当事人就能有不同程度的疗愈。自我调节的朋友,也能靠自己梳理吗?困扰较轻的朋友,是可以的,困扰较重的朋友也是可以的,只是不敢触碰过去痛苦的记忆,能够梳理的深度则有限,需要“强迫症的辨证调节法”提出的Z方案的帮助。需要强调的是,梳理的越透彻才越有治愈作用,小心避免得少为足,然后说,梳理了也没用啊。
在你没有切身体会到之前,对强迫症的形成原因与过程,仍然是抽象的,不确定的,容易迷惑,上文帮助你观察和体会。希望你能渐渐切身体会到,并明确改变的方向。
对于强迫症的困扰者来说,面对各类治疗流派,难免感到混乱与困惑,因此推荐你学习《强迫症的辨证调节法》,该课程将治疗强迫症的主流方法--森田疗法、暴露与行为阻断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整合在一起,并结合了正念与内观禅修、意象对话疗法。
课程发布在千聊,在微信界面才方面进入,需购买者添加微信 956519541,验证信息,强迫症课程,相关链接在一宁的朋友圈,2021年9月13日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