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微信公众号:ynxinli
强迫症的心理调节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强迫 > 强迫症的心理调节
案例剖析:强迫思维的本质

信息来源:  浏览:17325次  发布时间:2014-8-23
领悟强迫思维之空,“化解”强迫思维之苦。


    伊咛(化名)有许多困扰,其中包括强迫思维。

 

其表现为,不敢一个人独处、坐车。有人陪着或玩手机,会轻些。只要精神注意力闲着,就会胡思乱想。

 

比如:听妈说话,怕听不懂了。夹菜,就想我怎么知道先夹哪个,后夹哪个?会不会以后不会夹菜了?然后注意力老停在这个问题上,并为此担心。看电视,纠结字幕与画面之间的转移,眼睛怎么就去注意字母了?何时又能注意画面?会不会以后就不能看电视了?出门,怕遇见有人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怕以后注意力就老停在上面……种种表现讲了很多很多。

 

首次咨询时,尝试概括为;怕失去人人自然就具有的生活能力。伊咛点头称是。“会不会……”是其思维模式。会不会听不懂,会不会不知道夹那道菜,会不会失去判断力……

 

伊咛也明知不会这样,理性上也认同是自己在杞人忧天,但就是忍不住担心“会不会……”。不难看出,在伊咛这里,强迫思维就是担心,如不担心,就没有强迫思维。

 

困扰的程度,比较深,比如今天需要一个人去某地,会害怕路上陷入难受的强迫思维状态,因此极不情愿去。

 

一宁确信,其担心的背后,一定有其动力,迫使伊咛“明知故犯”。但已咨询四次,尚无发现。尝试做意象对话挖根源,又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第五次交流,在伊咛描述困扰的过程中,出现“怕变傻”三字,一下引起我注意,当即重复“嗯~怕变傻。”,以引起伊咛的注意。并追问,“傻了又会怎么样?”→“怕被人嫌弃”,“背后议论纷纷”→“在你的印象中,第一次让你害怕别人嫌弃的事件是什么?”→“脚上有印记,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敢穿短裤,有人问了,我就说是烫伤了”→更细致的,没时间追问了,还有许多其它内容要谈。

 

不用追问,一宁也感同身受。曾经,也在意别人的看法,多年不敢穿短裤。我们之所以如此胆小敏感,担惊受怕,与成长背景的“弱小”有关,一宁,家穷受人欺。伊咛,离异家庭的孩子,没父亲的呵护。

 

总之,这次找到了最关键的动力——怕被人嫌弃!

 

首次交流,梳理出7大困扰,其中包括人际关系困惑,但相比伊咛陈述的强迫洗手和强迫思维,轻微地不足挂齿。原计划放在咨询后期谈论。但这一次,我们发现了人际关系困惑的核心,以及它与强迫思维之间的深刻联系。甚至还与强迫洗手有联系(本次交流尚无时间与伊咛深谈这点)。

 

为促使伊咛明白“怕被人嫌弃”与强迫思维之间的因果关系,特问了如下假如,以加深印象。

“假如不怕别人嫌弃,就不会那么怕变傻,是吗?”。“是的!”

“假如不怕变傻,就不会这么纠结‘会不会……’,是吗?”。“是的!”

“假如不纠结‘会不会……’,就没有所谓的强迫思维,是吗?”。“是的!”

 

伊咛这几天的变化,正好也可以佐证上述因果联系。前几天,很难过,怕自己状态变差后,妈妈像以前一样唠叨不停,老说自己不好,像嫌弃自己一样。挺有压力,实在憋不住了,对妈妈大哭大闹。如此沟通一番后,妈妈承诺,以后不会像以前一样说自己,还安慰伊咛。自此以后,伊咛状态相对好多了。

 

伊咛还怕强迫症好不了,忍不住把自己当病人看,这本身就让其颇有压力,十分难受。还容易扩大症状范围,为本来正常的行为担忧。比如,朋友衣领没弄好,帮朋友卷下来。朋友说,你有强迫症吧。伊咛听了挺难受。实际上呢?这是十分正常的行为。

 

之前的交流,已建议不把自己当病患看待。但还不能深刻触动内心,这一次,通过剖析上述强迫思维与怕被嫌弃之间的因果联系,很容易体会到:没有所谓的强迫思维,只有怕被人嫌弃。这就是不把我们当病人看待的依据。

 

在心理学尚未产生之前,没有强迫症这个词汇。但怕被人嫌弃的心理,却是普遍存在。人们为“怕被人嫌弃”难过着,但没有“强迫症好不了”这一层担心。

 

伊咛最终领悟到,这一年来,同事关系没以前那么顺利,妈妈有时也说我。假如没有这些,我就没有这些困扰了。

 

    说明:

其它类型的强迫症,也能像本案这样去分析,最终的分析结果,也将是没有所谓的强迫症。

 

强迫症一词的存在价值:

 

1、方便我们识别“忍不住做①,但做了又影响生活效率,以后还更加想做”这一现象。

 

2、方便人们就“忍不住做,但做了又影响生活效率,以后还更加想做”这一现象进行交流。

 

3、借此现象的逼迫,走上“修心养正,让生活品质、学习工作能力更高”的道路。

 

4、通过几十次的交流,扎实的实践,伊咛将在身心领域内,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表面迷惑,深切明白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以及变动因果联系的方法。以后的人生中,将不仅不为所谓的强迫症所困扰,其它身心困扰也会大大减少。

 

5、不怪心理学发明了强迫症这一词汇,关键是我们自己,能“置身其中,又能超越其外”。好比享用菜刀切菜的便利,但又不为菜刀所伤。

 

 

脚注:

     

                  ①、这里的做,包含思维、逃避行为、仪式行为、重复行为,行为包括说话、眨眼等。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首 页 | 重要公告 | 成功案例 | 强迫 | 焦虑 | 婚姻家庭咨询 | 社交恐惧 | 疑病 | 失眠/养生 | 神经衰弱 | 抑郁 | 企业EAP服务 | 修心养正
版权所有 一宁心理咨询(长沙)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14012097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 术支持:斌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