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人世间,首先需要被陪伴与保护,才能感到安全,在内心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去探寻世界,在探寻世界的过程中,生命的意义感、兴趣、目标,才能慢慢建立起来。一位儿童被爸爸指责、攻击,感到极度不安全,这种不安全感在她的心理蔓延开来,觉得外面所有的人都会指责自己,说我不够好。因此,儿童不出去玩了,天天只是粘着妈妈,而在爸爸没有凶猛指责之前,该儿童是能在外面玩耍的。如果没有妈妈的努力纠正和保护,儿童的对世界的探寻将被耽误,进而无法拓展生命的意义感和兴趣。
当我们在小的时候,遭遇评判与指责的环境,为了生存下来,不得不努力迎合环境的要求,生命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耗在迎合上面了。这就是一些困扰者的例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只是对学习成绩在意,成绩好了,可以换来环境的悦纳,成绩好了,以后就可以远走高飞,逃离现在的魔窟,过度在意学习,就没有普通孩子本来就该有的快乐和玩耍。当然,有些孩子困难更大,坚持不到大学,就中途停学了。
从小以来就暗藏着一个问题,没有获得足够的保护和陪伴,不够安全,因而对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探寻和体验不足,进而产生不了意义感和兴趣。虽然童年也有一些乐趣,但总体上,每天主要干的事情,是为了满足环境的需要,是为了避免自己遭遇否定。这个暗藏的问题,在学生时代结束后,不需要学习了;或者工作尘埃落定、不需要费心费力了;或者工作上遇到瓶颈后,有了挥之不去的困扰后,就容易暴露出来。比如,有这样的新闻,孩子努力读完研究生,突然呆在家里,不想出去工作了,家人感到着急,辛苦读书这么多年,怎么就不工作了呢?因为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意义感和兴趣,暂时勉强走不动了。
一宁心理的许多来访者,30多岁了,随着对内心体察的加深,才慢慢意识到,之前的几十年白活了,因为自己的意愿没有被看见和尊重,就如没有主观能动性的按他人意愿摆设的棋子啊。
当一个人没有意义感和真正的兴趣,又有了强迫症,会是怎样的局面呢?更容易被负面的情绪和症状缠绕!
不少强迫症困扰者都知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摆脱症状的法则。为所当为,是指做你应当做的事,像常人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实践的时候,许多人感到无从下手,或使不上劲,当症状来临的时候,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为了践行为所当为,一开始还可以勉强自己做应当做的事,但缺少内心的动力,坚持不了多久,还是觉得强迫症方面的担忧最逼真,我不能在这儿而安心学习、不能安心工作了,亟需解决担忧啊。
相反,如果有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意义感和兴趣,就不一样了,一位来访者告诉一宁说,他现在学英语的热情很高,这时,自然觉得强迫症方面的纠结是次要的。虽然之前也努力学习英语,但那是出于内在严苛客体的压力而学,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兴趣,因此,之前学英语很难持久专注,总觉得强迫症方面的担忧很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