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强迫症的自我调节与治疗实践,一宁发现,有些偏重于森田疗法的“接纳与为所当为”。有的偏重于暴露与反应阻断,有的偏重于心理动力学疗法,有的偏重觉知,有些偏重内心的成长却忽略了经营环境,这些偏重容易引起如下弊端:
1、“唯一”的弊端。
偏重者容易根据有限的成功案例,坚信这是“唯一”的最好的方法,事实上,强迫症的真相并不简单,单一视角犹如“盲人摸象”,以片概全。当不幸运的困扰者遇见不适合自己的视角与方法后,最终的效果必然不满意,这时:
①咨询师与治疗师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与权威,贬低来访者不够努力,常见的如:你为什么没有去做应当做的事?这可能会伤害来访者的自尊,让来访者“自我攻击与自我贬低”,而自我攻击易导致抑郁。
②困扰者努力几年后,因为总反复,容易自惭形秽,一宁告诉一位一面之交的郁郁寡欢的困扰者,不是你不够努力,也不是你不够好,而是还需要重视潜意识与内心创伤的修复,而不是只是偏重于接纳与为所当为。
③在实施“唯一方法”的过程中,如果该方法本来不适合自己,效果必然不怎么样,而当事人仍旧认为这是唯一的最好的方法,这时,当事人会更加执着于这个方法,生怕理解错了,反复思考与求证。
2、只强调接纳与为所当为的弊端。
在治疗与咨询过程中,有些治疗师容易逼迫困扰者完成难以完成的事情,常见的语句是:“不要总是诉说你的症状,你想不想好,想好就要听我的,就要去做应当做的事。”而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有内心感到安全了,才能自然而然的对外界好奇,自发地想要干点什么,并乐于其中。内心不安全时,为所当为是勉强的。一位强迫症困扰者曾勉强搞过很多事,溜滑板、唱歌、骑自行车、游泳等等,这些不是发自内心的活动,最终被丢在了一边,达不到摆脱强迫症的效果。
让一个3岁的小孩独自出门买东西,可能对他是巨大的压力,足以让他恐惧。同样的,当第一阶段心理发展未完成时,急于从事工作、结婚这些需要奉献的高级工作,也是一种压力与逼迫。
3、只是暴露与反应阻断可能有的弊端。
如果自我力量和现实检验力还不太好,只是暴露与行为阻断,要么完全做不到,要么让人进入抑郁的或者暴躁的状态,从行为疗法治疗师的案例那里,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结果。
行为疗法总带给人一种严格要求的感觉,强调每天应当做到那些目标,而早年遭遇过严厉对待的困扰者,之所以患强迫症,正是因为害怕严厉的对待,为了免于严厉,才通过“反复检查”确保正确。因此,行为疗法会带给这类来访者较大的压力。一位来访者说,他取消了某某公众号,该公众号以行为疗法为特色,即便我没有去阅读,看到这个公众号,都有一种压力感啊。
4、只分析症状的潜意识可能导致的弊端。
对一个急切想要消除原初症状、处于反强迫阶段的困扰者而言,越分析症状,往往越严重。
某女同学,被知名医院精神科医师推荐到某咨询师处,采用精神分析也就是心理动力学疗法,咨询三月,没有任何起色,还不如自学森田疗法有效果。但自学也不容易,好比自学数理化,也能学到一些,但要学透彻,有时候很难。
于是找到一宁心理咨询的一凡老师,她说她要找用森田疗法咨询的咨询师,其父母抱怨说:“那精神分析,真没一点用”。当然,来访者的观点并不全对,一凡老师实际咨询时,以森田疗法为主,结合了家庭系统治疗,并以心理动力学视角理解她的困扰,咨询有效解决了她的困扰,并顺利考上了大学。
5、只心理成长的弊端。
有些朋友热衷于自我分析,经常花很多时间看心理学相关内容,或者一心做心理咨询,这类朋友需要注意增加生活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完成人格,尤其要直面学习、人际交往、工作上的困难,有些不得不面对的困难,拖的越久,压力越大,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即便是心态本来还不错的人,也容易十分焦虑抑郁。
每个人情况不同,同一人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不同,为避免上述弊端,我们有必要辨别当前自己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并采用相应的方案,没有万金油式的适合任何情况的相同方案,一宁将这种辨别称为“辨证调节”。
上图实际上介绍了六个常见的问题,一宁已经用40篇大约八万字的文章,分别做了介绍。在你学习后,思考一下,这一段时间,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①、太急于消除症状了?--(解决方案:接纳症状)
②、刺激信号与症状之间的连接太顽固了?--(解决方案:反应阻断)
③、正面力量不够?--(解决方案:修心养正)
④、第一阶段心理发展未完成?--(解决方案:完成心理发展)
⑤、当前的人际环境太匮乏太侵入了?学习、工作压力太大了?--(解决方案:经营环境)
⑥、潜意识里有恐惧?--(解决方案:看见潜意识)
多个问题都同时存在?这就比较复杂了,需要一对一交流,具体探讨,以找到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