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问题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一样,随时随处可及,但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所以,一个人需要心理咨询帮助的指标如下:
1、 自我调节无效,传统的调节方式,如娱乐、休息、体育运动等等都不能缓解心理上的不适感;
2、在情绪上、行为举止上的心理异常,持续一个月以上,无明显变化;
3、心理上的不适感,妨碍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质量,甚至对他人造成不利影响;
4、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哮喘、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等等,可能需要一边就医一边进行心理调节;失眠,更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
5、 自我感觉无异常,但不同场合的不同他人都对你的某个行为或情绪 某种状态提出过疑虑;
6、成瘾行为(如酗酒、嗜烟、 网、药物等);
7、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诊断为人格障碍,各类神经症及各类心理问题的患者;
8、自己认为需要。(有的朋友对这一条会见怪,实际上,为了更好的生活品质,每个人都值得身心成长。)
二、心理问题会随着时间或是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吗?
心理问题出现了,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解决,随着人的年龄增加,逐渐会演变固化成为一种不良行为模式或成为神经症。而所谓的模式一旦形成,仅仅改变环境往往无济于事,依旧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及时处理和解决,很容易泛化和加重,影响到人将来的生活。所以说,有了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咨询,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忌讳别人知道或不当回事,而错过了最佳咨询的时机,这一点对于年龄较小的人群格外重要。
三、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一样吗?
不一样,精神科医生对心理问题的出发点是医学模式的,主要是我们通俗理解的看病吃药;而心理咨询师则是运用某种心理治疗技术,对来访者(求助者)的情绪、 人际关系、 行为模式等展开梳理,解开来访者的"心结"。当然,目前一些医院的心理科也在尝试转变工作方法,开始重视心理干预。
四、哪些疾病或毛病可能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经常感冒、 频繁感染、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乳腺增生、皮肤过敏、更年期心态、性问题、睡眠问题、肥胖、多梦、尿床、 咬指甲、小偸小摸、 撒谎等,以上问题在心理咨询中是高频率出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禅修与心理治疗一样吗?
不一样,禅修是以宗教信仰为背景进行的精神性活动,解决跟人的终极目的与价值有关的哲学层面问题;心理治疗,虽然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但目的比较明确,即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以更真实的状态面对现实生活,改变动机建立在自身基础上。
六、看心理治疗的书籍会解决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吗?
不会,道理很简单,你身体生病了,你需要去医院看医生,而不是买一本内科或外科的书来看;同样,如果你有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或困惑,最好直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解决。心理治疗的书籍作为兴趣翻翻可以,即便是心理咨询师遇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他/她也是去找自己的心理督导师,而不是看书自己解决。当然,这些书籍可能会对你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注意不要把自己当病人看待,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都有不同程度困扰。实际情况看来,看书自救不是不可,而是太拖延时间,难度较大。心理学如中医,易入门难学精。有的概念,难正确把握。)
七、心理咨询师比我年龄小,他/她具备给我咨询的经验么?
只要他/她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年龄或不同的人生经验不是问题。一名年轻的咨询师,也许没有结婚、生子,没有经历过你所具有的人生经验,只要他/她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同样可以对来访者进行婚姻咨询、 亲子咨询等等。因为,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及其心理工作经验,从心理层面来促使你对自己的了解,而不是给予你现实生活经验的具体指导。(比如一宁面询时,常遇到近50岁的来访者,一开始都很诧异年轻的外貌,但咨询结束后,带给了来访者想要的效果。)
八、怎样才算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程度差别。最明显的标准是求治时确定的治疗目标得以实现,比如失眠,经过数次咨询不失眠了。余光强迫症,咨询后不为余光困扰了,在单位很难过的,能适应单位人际关系了。但有时候来访者求治的问题仅仅是能看到的现象,很有可能在症状的背后还隐藏着未被发现的问题。所以,在针对潜意识治疗的心理疗法中,更强调治本。一般来说,涉及潜意识治疗的心理疗法都会在深层次上解决问题,比如意象对话疗法、荣格主动想象技术等。
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是什么?
我的心情谁做主?
烦恼深重者画像:不一样的测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