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章《环境的回应和启蒙,决定我们的存在》、《疑病症经典案例分析:没有问题却还想去医院反复检查》,都谈到了存在感与内在关于自己的图像的重要性,它关系自我感或主体感的形成,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自我感没有建构起来,“我是谁”就是模糊的,那样的话,虽有肉身,但却缺少灵魂。好比一栋房屋,缺少主人。这时,房子很容易受到外人侵扰。表现为:不仅仅是有所谓的疑病症、焦虑症等,还容易轻信别人的话,被别人利用。
主体感不足的人,会对别人的看法感兴趣,有些来访者在咨询中,明确表示,对咨询师如何看待他,感到特别好奇。有些感到恐惧,生怕咨询师不接纳自己。
那么,如何弥补与建构这个自我图像呢?
提点!
下文介绍了什么是提点。
正文
一、心理咨询如何产生作用?
提点,即指出来访者本身不自觉的事,咨询师只是指出来访者的一个非语言行为、在咨询过程中所呈现的固定模式、来访者脸上瞬间闪过的一丝情绪,或者是来访者怎么从这个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去了。
例如,咨询师说:“我注意到你的一个固定模式,每次48分钟左右,你就抢先说,先到这里。然后匆匆挂掉视频。(明明还有2分钟,才到时间。)关于这一点你有想到什么吗? ”。在这个例子里,咨询师不去揣测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动机,而是邀请来访者一起来讨论这件事。
再如,某来访者首次咨询,即不断的挑剔一宁,带着强烈的不满,认为今天这个咨询白做了,快结束时,一宁说,你是不是在其它场合也爱评判?这一句话让她突然觉得有收获,觉得今天咨询没白做。她清晰认识到,并承认,自己爱评判。但同时,她也受不了强势的人评判他自己。
心理咨询师的功能很像是让来访者从录像带中看到自己,了解自己是如何与他人交流互动的,不管来访者有多聪明或悟性多高,咨询师总是有其超然的观点,亦即不同于来访者的观点。冯纳基强调:通往治疗性改变的关键道路,或许是来访者愈来愈能了解他在咨询师心中的自我形象("find himself" in the therapist's mind),经由提醒来访者那些只有咨询师才能看出来的感受和非语言沟通,来访者开始能够根据咨询师的提点来重组他的自我图像,原本潜隐的模式也逐渐能被来访者有意识地加以反省。
上述红色字体内容摘自:《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第四版)》第56、71页。
二、如何自我调节?
前文说:“经由提醒来访者那些只有咨询师才能看出来的感受和非语言沟通,来访者开始能够根据咨询师的提点来重组他的自我图像”。客观地说,是受过训练的部分咨询师,能够较好的提点,除了需要你付费的咨询师,你周围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你反馈。
提点,个人认为,也可以通俗的称为反馈。
我们可以利用别人对我们的反馈,来重组自我图像。
只是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或者缺少对你的倾听与设身处地的理解,或者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缺少公正与客观,如果我们认同了他们,就会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当有选择地收听他人反馈。当然,有时候这又是一个悖论,当自己的主体感与主见尚未建立起来,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犹如一位刚刚来到世上的婴儿,他无法很好的判断。他需要成人的帮助,帮助他判断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有些人不幸运,遇到了不好的人缘,得到了非客观的片面的反馈。
一位来访者S,在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上,遇到了某位阿姨,阿姨天天带着S跑业务,一方在生活工作上帮助S,另一方面,似乎阿姨的帮助是功利的,阿姨也很强势,爱评判,只允许自己处于控制地位。在阿姨心里,S是不够好的,低她一截的。在这样的基本态度下,阿姨对S的反馈,难免使S得到一个“我不够好的”图像,直到咨询数十次后的某一天,S突然醒悟:在没有遇见阿姨的时候,我很好呀,我曾在J城有很多欣赏我的朋友啊。
但S内在有弱小的一部分,有分离焦虑,使得她采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对阿姨不好的一面视而不见,再加上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她持续多年没法离开阿姨,进而持续受到阿姨的控制。
这种遭遇就如有些孩子,重要看护者经常提供批评性的反馈,但孩子尚未长大,无力离开这个有伤害性的环境,这是人间隐藏的苦。
有些人幸运,遇到了好的人缘,得到了客观的全面的反馈。她/他也许是你的同事、伴侣、同学、孩子、老师等。
虽然有时候不可控,对完全没有主见和主体感的人,尤其如此,主见够的人还好一些。但你看了本文,也许能增加了一份警觉。注意甄别客观的反馈,与不同类型的人讨论。
“不断尝试,对比观察实践效果”,是比较靠谱的态度。这意味需要放下对头衔、资历、富有等光环的盲从,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生命力!
祈祷看了本文的你,能幸运,不需要遭遇太多的不幸,既能获得康宁!
相关文章
环境的回应和启蒙,决定我们的存在
疑病症经典案例分析:没有问题却还想去医院反复检查 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