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微信公众号:ynxinli
传统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修心养正 > 传统文化
不增长正念,就会被烦恼拖走

信息来源:学诚法师  浏览:5298次  发布时间:2016-5-2

正念与烦恼就如同光明与黑暗,不能并存,努力增长正念,烦恼就会减少;如果不在正念上下功夫,仅仅考虑如何去除烦恼,则事倍功半。

 

我们的心应该“敏感”,但不应“妄想”——看到什么细节都往不好的方面去联想,而且这种联想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得失、苦乐,我们的目光总是比较短浅,角度总是比较单一,都是妄想与烦恼。正念就是心要常常看好的一面,多想办法而不是想问题,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让我们焦虑的是内心的妄想,诸多担忧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当真正把精力集中于该做的事情上时,妄想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要练习培养正念,不要被无谓的烦恼消耗了心力。

 

心中正念不足,无力控制妄想、习气。人的很多行为都是习惯,思维模式也是习惯,通过慢慢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我们扭转、改善不良习惯。从小处开始训练。

 

心无正念,则妄想频出,好比空房没有主人,就会被小偷占据。学习佛法、业果之理,培养心中的正念。观察自己的心,是烦恼,还是佛法。心无所住是更高一层的境界,是指不黏着、不住相,非当前阶段所能为,现在的重点是认识烦恼、培养正念。

 

光是一个想法、愿望,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久远以来被烦恼控制,正念不能做主。所以要闻思佛法,明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了有何意义,不做有何后果,并通过反复实践、练习,培养正确的习惯,这就是修行的内涵,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过程,不能光停留在想法中。

 

修行,应当持之以恒地在培养正念,熏习善法上努力,一切境界都是我们“实战演习”的机会。佛法是要解决烦恼的问题。

 

锻炼心的力量,要学习智慧而善良的言教,并常常在心中去回忆、体会、思维,尝试着在生活中去运用,培养起好的思维习惯来。内心的正念逐渐增多增强,烦恼就越来越弱。调伏烦恼,不是用一个方法可以立即奏效,需要长期点滴的努力与进步,这就是修行的过程。只有注重过程,最后才会有答案。

 

如何去做,是我们的心境;有没有福报,是业果的回答。懂得了因果,会鼓励人们更加积极坚定地去造善业,而不是只关注眼前利益。无为而为,非指随性而为,修福要正念精进、刻意而为、永无厌足,这本身就是修行,是对治我执、培养慈悲的方法,不是要人执著于福报。

 

对烦恼,也不要去关注它,而是要努力让心中充实正念、善法。正念与烦恼,就像跷跷板的两头,一头高了,另一头同时就低了,不要去苦恼烦恼之多,只要努力加重正念的砝码。

 

自己内心正念的力量不足时,依靠善友和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杜绝不良影视、不去声色场所、平常多与善友结伴而行,等等。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故要以清净、庄严之境来充实、改善内心,并非直接与烦恼相斗,这是修行的极大善巧。

 

心中要有一个正念来主导、摄持是根本,否则就会被杂念与烦恼湮没。

 

冷静,就是内心不为烦恼所动,始终保持正念,这就需要不断去串习正念、降伏烦恼。要在烦恼炽盛时迅速转心,更是修行的功夫。修行没有“速成法”、“一贴灵”,唯有不断的熏习、坚持。大家总是希望能有一妙法能够马上见效,这都是在结果上求,要先种因,并经过不断润发,才能有果。

 

不是“学不好”,而是“现在还没有学好”,所以就要努力去学。这就是佛法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愿”上去谈,在“因”上努力,而不是只抱着一个生活的片段(往往还是自以为是的结论)哀怨苦恼。不管想要什么样的果,都要在当下这一念因上努力,只管好这一念,不要想太多。

 

烦恼与正念总是在拔河,不培养、增长正念,就会被烦恼拖走,这不是“道理没用”,恰恰是我们没有去坚持思维所闻之理。要相信:正念就像一个小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多培养、多增长、多练习。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首 页 | 重要公告 | 成功案例 | 强迫 | 焦虑 | 婚姻家庭咨询 | 社交恐惧 | 疑病 | 失眠/养生 | 神经衰弱 | 抑郁 | 企业EAP服务 | 修心养正
版权所有 一宁心理咨询(长沙)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14012097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 术支持:斌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