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微信公众号:ynxinli
修心养正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修心养正 > 修心养正
怎样才能活出自己?

信息来源:文/张明(一宁)  浏览:4941次  发布时间:2017-10-17

下文接着 文章  有些心理困扰,源于不能活出自己  继续谈论。

怎样才能活出自己?

 

本文实际上是以怎样才能活出自己为例子,阐述了如何培育新的人格状态。

 

困扰的真正解除,需改变性格。深层次的性格改变,像艺术品鉴,全身心专注于艺术品,近看它的细节,远看它的整体,耳听它的声音,手摸它的感觉,感受它的神韵,那一刻,是忘我的,倾注了精气神,十分投入。相遇的每一个人和事,还有自己,都是一件艺术品!品着,品着,有了与艺术品一样的心理特质——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某种人格状态。

 

张明(一宁)

 

====正文====

 

对从小习惯压抑自己的人来说,学会活出自己,实际上是在内化一种新的人格状态。这种全新的人格状态,来访者从来没有过,青少年到26岁以来,共约10年的人生,都被恐惧、不安、忧伤、煎熬感等各种滋味包围,因此不知何为活出自己。

 

当一个人从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

从未做过,如何才能喜欢?

没喜欢的情感支撑,要持久投身一种新的生活状态,比较难。

 

唯有熏染,就像小时候,我们在父母身边呆着,只是单纯地不加分别地听着、看着、闻着、感受着,没有目的,只是呆着,沉浸其中……慢慢地,就有了与父母某些人格一样的人格状态。

 

当我们成人,要形成新的人格状态,还是只有经过熏染。后面将谈到,熏染是一个连接或传承的过程。

 

引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补充:“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尤其是在早年与父母或其它重要监护人的关系中形成,想要改变人格,还得回到关系中”。一个人闭门不出没法完善人格,在单位不与人来往没法形成人格,短程心理咨询关系也没法形成新的人格。

 

精神分析认为,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足够多次接触与深入交流,慢慢地,会把心理咨询师的人格状态传承给来访者。

 

传承是笔者个人的说法,认为更恰当,一个传,一个承。人类所有的经验,包括好的或坏的人格状态,都是传承而来的。没法只通过看书获得。必须要有体验。看书能产生作用的条件是,书中文字对应的真实体验,你也有,没有的话,文字就是空洞的,无法触动到你。

 

借用中医的例子来表达传承,病患坐下来看病,老中医摸着病患右手寸关尺,学生摸着病患左手寸关尺,然后老中医问学生什么脉?学生说是数脉。老中医说不对,这个是滑脉,学生再用指目仔细感受名称为滑脉时的样子。以后,当学生看书上说:滑脉者,有痰湿,食积,有湿热。然后才会对症用药。

 

如果没有老中医的亲自传承——传(这个样子就是滑脉,不是数脉),承(学生仔细用指目体察寸关尺上脉搏。)——学生就不知滑脉、数脉、沉脉……等为何物。

 

老中医又如何知道那就是滑脉?传承至他的老师,老师传老师,代代相传,那源头呢?源头的发现者很有洞察力,能连接(洞察)到当下的身体微妙现象,并总结规律,为之命名。

 

人格的传承也近似上述中医的传承。(只能说近似,没法说的很精确,脉搏一直存在着,人们没发现之前就存在,中医传承的,是对一种现象的“指认”,这个就是那个滑脉,滑脉说明有什么情况。而人格的传承,一开始当事人没有,后来经过与人接触,就有了。)当发生了一件事,传者个神态、言语、行为、那种感觉与气场,承者感受到了。比如本案来访者ZZ,他怎么就有了活出自己的人格状态呢?一开始有笔者的多次“指认”,遇到这个事,如果怎样表达,就是活出自己的样子。渐渐的,来访者在意识上越来越清晰,然后,正好在单位中,有一个女同事,其人格状态正好就是活出自己的状态。来访者发现了。然后“盯”上她,感受她……十分忘我与“专情”。如果咨询师没有这种活出自我的状态,指认不出来,就无法帮助到来访者。

 

家族代际之间会传承:爷爷传爸爸,爸爸穿孩子,代代相传。或外公传妈妈,妈妈传孩子,如此等等。

 

重要的同学、老师、恋人、同事、咨询师和来访者、被害者和受害者等关系中间,也可能会发生人格的传承。

 

当然,某一种人格状态也可能在某些阶段终结,不再传下去。

 

一般人是被动传承,不知不觉被影响。而荣格式精神分析,意象对话心理学等,是研究人格产生、发展、消失、传承规律的学问,是主动的传承,有选择的可控的传承。

 

需要在关系中呆多久,才会发生人格的传?

 

由承者的状态决定,如果承者在那一刻没有目的、心无杂,传承则容易发生,反之,承者总是有止不住的杂念,纷纷扰扰的杂念,像一堵墙,横隔在传者和承者之间,连接不上啊,就难以发生。

 

目的越强,杂念相应越多,同时也难以肌肉放松。

 

成人之人格难改变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杂念太多。杂念统统来自过去的所见所闻。杂念表明我们还在通过头脑思维的方式,活在过去。可以说,困扰越重,就越是活在过去,就如精神分析所讲的强迫性重复,不断重复过去的遭遇。

 

本案来访者ZZ在咨询早期,杂念纷呈,精力疲惫,让其每日静坐20分,也难以做到,在这种状态下,很难与当下的人事连接,谈不上“承”。

 

大约过去大半年多的时间,来访者才坚持每日静坐20分钟以上,且感受到了静坐的好处。同时,觉察自己起心动念的能力也比较高,善于品鉴自己的心情。

 

最近1个月多前的某一周,有一种悲伤感,经仔细交流与觉察,悲伤源于遇见女同事,此女同事有一种“活出自我”的特质----这正是我们在咨询交流中经常提到的来访者所需要的美好人格状态,而来访者没有此特质,并无意识地认为我永远不会有这种状态,于是悲伤。注意,所有悲伤的共同原因是:我觉得我永远无法得到,或者,曾经失去的,再也不会拥有了。

 

女同事对来访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致都有想与之恋爱的感觉。来访者对此有清晰的觉察,我爱她是因为她有“活出自我”的特质,她的其它方面,我未必喜欢。

 

也就说,来访者与女同事“活出自我的人格状态”,有了连接,并非常欣赏它,喜欢它。不知不觉,来访者的心态言行,自然就与之一样了,生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这是在同事关系、单恋关系中,发生人格传承的例证。以前听精神分析学派老师讲课,说到成人的人格可以在长程心理咨询关系、以及重大变故中发生改变,而本案证明,除父母和咨询师之外的其它同事关系等,也有可能发生人格传承(精神分析可能也有讲到这一点,只是笔者寡闻,尚未听见。)。被害者与受害者之间也会有较快的人格传承,朱建军老师对此有专门的讲述,此不罗列。

 

创造条件,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放下目的与分别,心无杂念,活在当下,像婴儿一样柔软,带着感情,常常想念美好的人格状态,这能加快传承的时间。这是修心养正疗法的总结。

 

                          张明(一宁)写于20171017日星期二下午1539分。

 

相关文章:

修心养正疗法概述

有些心理困扰,源于不能活出自己

意象是什么意思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首 页 | 重要公告 | 成功案例 | 强迫 | 焦虑 | 婚姻家庭咨询 | 社交恐惧 | 疑病 | 失眠/养生 | 神经衰弱 | 抑郁 | 企业EAP服务 | 修心养正
版权所有 一宁心理咨询(长沙)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14012097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 术支持:斌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