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微信公众号:ynxinli
修心养正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修心养正 > 修心养正
精神能量的投注与转移

信息来源:张明(一宁)  浏览:3600次  发布时间:2019-9-9

精神能量的投注与转移

                                        ——为什么要顺其自然,如何为所当为

前言:

本文首讲于第十届国际森田疗法大会,侧重于理论的建构,提出了“精神能量”的定义与内涵。试着提出心灵发展的大框架,以期不为眼前所谓的“重要事”障碍。有助于整合传统文化、以及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流派。

对正在困扰的朋友而言,也许感到无从下手,困扰者更需要一对一心理咨询的启发——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启发。

一、投注现象

1、人生常常在投注

比如儿童常有的现象:

儿童正在看电视,要他去洗澡,他不去,父母大声喊都喊不动,父母强行抱他到浴室,他还在反抗。当洗澡一分钟后,他爱上了洗澡,洗了很久,让他出来穿衣服,他不出来。强行抱他去穿衣服,他又跟你玩起了“反抗穿衣服”的游戏,全然忘了洗澡的乐趣。

在这个现象里,儿童的精神能量依次投注在电视、洗澡、反抗穿衣服的游戏上。但每一次他都转移不了,需要大人坚定的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他也许还会掉眼泪。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儿童把精神能量投注在占有、依赖、被关注、控制、爱上父母、他人看法、想要“成龙”等方面。如果过度的投注,一般到了青春期以后,不知不觉有了一些身心症状,然后许多人又把精神能量投注在症状上,希望症状快快消失。

2、投注的分类。

①按投注的对象,可分为:

向外的投注:像电视一类的实物,某个人,钱,名誉,房子,车子等。

向内的投注:心理习惯,心理感觉,躯体不适,行为习惯等等。

②有意识的投注、无意识的投注。

案例:

L女士父母小时候总是批判她,渐渐地,L也习惯了批评别人、批评自己,也就是说,她把精神能量投注在批评这个心理习惯上了。而且是过度的投注。这个投注是无意识的。旁观者清,但她不以为然,也看不到这一点。

批判自己的反面是不悦纳自己,不放过自己的不好,比如,气色,每当睡不好了,她的气色就不好,每当有朋友聚会,她就担心,万一睡不好,明天气色不好咋办,结果真的就睡不好了。渐渐地,她的精神能量又投注在睡眠好坏、气色好坏上了。这个投注是有意识的,经常把睡眠和气色说在口上。

二、何为精神能量

是指认识与信念指引下注意力,与气的结合体,并伴随着相应的意象。

1、认识与信念决定注意力的方向。

这一点好理解,比如,认为人必须完美,不能有缺点,就容易把注意力指向自己或他人的缺点。爱车的男孩,走在大街上,更容易注意各种车,而爱美的女士,容易注意大街上其它人的打扮。觉得失眠、气色不好、强迫行为等,障碍了我的幸福生活,就容易注意失眠、气色、强迫行为,希望它快快消失。

2、注意力与气有紧密的关系。

气是指气血的气,它的特征:无形,有温度,流动,有力道。

注意力与气有关系的体验:

如果你的身体还不差,两腿走路有力,不疲惫,心也相对能够静定。那么,你最终能发现:

当你站着或端正的坐着,全身放松,两手掌心相对,像这样托在小腹,手掌放松,手臂手腕也放松,然后注意力集中在两手掌心之间,持续一会儿,身体本身气足、静定之力较好者,只需1分钟左右,当呼气的时候,两手掌轻轻的慢慢的合拢三四厘米,当吸气的时候,手掌轻轻的慢慢的分开三四厘米,你渐渐能感受到,两手合拢时,中间有显著的阻力,或者你手掌不动,只是伴随着呼气,手掌之间的阻力也在增强。

这就是气的力道。


然后,你去胡思乱想一会儿,想着想着,注意力就不在手掌之间了,想一会儿再回头一看,手掌之间的阻力感,也就是气感,不在了。

从这个体验,你也许能发现,注意力和气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①、注意力在哪里,气就在哪里。

我观察到,当我们向外投注时,表现为头脑胡思乱想,或者眼看耳听,气就会上浮至胸部、头脑,使得头脑发热、胸闷、胸涨满。

②、气是“有注意力”得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比如,膝盖很凉很凉时,你反而感受不到膝盖的凉,反倒是用温热的掌心摸膝盖时,才能感受到凉。

总结:我们看到,精神能量,是气、认识、注意力,三者的结合体。

“并伴随相应的意象”,这一点,在文章《3紧密互联的梦、意象、气血、躯体反应、情感》中,有所介绍。

三、精神能量投注的特点:

1、受环境影响。

比如过年,亲友围坐一起,谈起了房车,听的人就容易执着房车,希望我也有。

再如,人们普遍排斥紧张、害怕、脸红,认为这是没出息,于是,当自己紧张时,就很容易排斥紧张,结果越紧张。

森田疗法特别揭示了情绪的规律,主张要容受情绪,把精力用在行动上,如果这个理念被传播的广,那么,我们营造了好的环境。

2、习惯粘附。

例如:儿童觉得电视很好看,就希望一直看下去。

再如:在早年成长经历中,从主要看护者那里內摄了批判与指责的心理习惯,长大后,即使主要看护者已经没有批判了,当事人仍然习惯评判与指责自己,评判与指责他人。

3、认为当前的就是全部,难以看到其它的可能性。

比如,在如今这个年代,普遍认为钱越多越荣耀。而在实际行动上,相对忽略了健康的重要,以及琴棋书画等文艺的美好。

再如:许多强迫症、焦虑症等困扰者,90%以上的精神注意力,都在如何消除症状上,而早早丢弃了娱乐爱好,导致更加容易被症状吸附。

也难以看到,有些症状起源于情绪调节力、定力、情绪容受力等心理素质不足,或者有情结干扰,以致不能胜任学习与工作,而学习与工作的挫败又损失了自尊心与安全感。

4、难以自知。

譬如久闻其臭不知其臭,久闻其香也不知其香。在一种精神能量状态下呆久了,自己往往难以自知。

例如:

L女士时常批判自己与他人,但她几十年来,没觉得这个不好,也没觉察。加入咨询前,自己也知道顺其自然的重要性。但当她失眠的时候,我仍然看到她在强烈的批评失眠,让本来平常的偶尔的起夜,变成了真的失眠。直到咨询时指出这一点,当事人才意识到。

5、容易沾染。

比如,在大街上惊恐发作过,下次想到大街或靠近大街,都容易心有余悸。

再如,某强迫症困扰者在困扰期间,每周末都去一个社团,后来,在困扰相对改善后,回到昔日的社团,症状出现的频率又升高。

6、强烈的精神能量,未经专业处理,一直都在那儿。

比如小时候就畏惧老师、长辈等权威者,长大后,容易继续畏惧权威。

四、精神能量的转移

在没有心理成长或以前修行以前,大多数人,精神能量,都有固着一处的倾向,而这能带给我们困扰与疾病。

因此,需要强调精神能量的转移与流动,在我们的文化里,“出淤泥而不染”、“节哀顺变”、“除旧迎新”、“平常心”等,都蕴含了类似的境界。

如何转移,也相当于在说,如何“为所当为”,下面分两大点来谈:

1、看的破---知道应当转移到何处。

①应当念念在当下,让我们的心,像镜照物,去之不留,来之不拒,只镜映眼前。

例如,有的朋友早年不幸,经历坎坷。长大后,不仅要在意识层面上,不抱怨过去,在潜意识层面上,还要不断的加深觉察,以摆脱过去的阴影,比如对人恐惧者,当看清楚眼前这个人的表情,探问他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当成现实。如果认同了自己的主观想法,就是“去之有留”了。

②需要听闻、体会关于幸福人生的真谛。

比如:《道德经》里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觉察这个三宝,对人生的幸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有些困扰,比如有的但不是所有的强迫思维,是太想超过别人,处处争第一导致的。

③对心理症状、躯体症状,要能知因达果。

比如:某人因胸闷来医院治疗,认为自己有病,但又检查不出什么疾病,经过深入了解,这个躯体症状,实际上是发脾气导致的,当事人太爱发脾气了。对这个案例,应当把当事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调伏脾气这个主题上来。

再如:一强迫症困扰者,恐惧艾滋,害怕针头,马桶里一根头发,都要让自己怀疑好久,洗手盆里的红点,让自己忧虑是不是血。经过深入的分析与体会,我和来访者一致体会到,害怕得艾滋,本质上是害怕妈妈抛弃自己,害怕关系的断裂,因此我们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关系上来,与咨询师的关系,与老婆的关系,与早年母亲的关系等等。

2、忍得住---发展自律能力

前面谈到儿童粘附电视、洗澡的现象,有时候儿童转移不了,需要大人坚定的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他也许还会掉眼泪。

对于困扰者来说,也是如此,转移不了,忍不住,需要被坚定的干预。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只要有志向,循序渐进,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出自律能力。

在反复的转移中,最终发展出“坐看云绻云舒”的自在心态,是很美妙的。

五、失眠案例解析

L女士,长期慢性失眠,36岁,小时候父亲总是批判她,渐渐地,L也习惯了批判别人、批判自己,也就是说,她把精神能量投注在批判这个心理习惯上了。比如批判自己面色不好,而失眠又能导致面色不好,因此又不接纳失眠,非常想睡着,而越想睡着,越容易有害怕、愤怒、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又让人无法安眠。有时候,烦心事也很多,越想越睡不着。

L女士把更多的精神能量投注在面色不好,睡眠不好这两个结果上。需要转移到导致结果的原因上去。

首先,需要知因达果:

了解睡眠的本质,是“阳入于阴则寐”,简单地说,阳气沉下来了,人才会有困意,并自然睡着。

对“是否能睡着,多久睡着”这一结果,我们不能去期盼。但要抓住阳气沉下来这个本质,考察每一个晚上,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阳气不能沉下来。然后有针对性的转移:

①、把注意力转移到脚下。

根据前面第二节,来访者心事多,胡思乱想,会使气上浮头脑、胸部,也就是没法下沉到腰部以下,自然难以有困意。

因此,她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脚下,每当发现走神了,就把注意力又拉回来。

②、悦纳自己。

来访者在在批判的心理习惯上,投注了太多精神能量,进而严苛要求自己必须睡着,并引发了种种情绪,扰动阳气的沉降。

需要转移到悦纳的心理习惯上来。具体而言:

A、需要即时觉察自己批判的心理习惯,并舍弃。由于“难以自知”的特性,一开始靠自己觉察,成效往往不大,有他人的倾听与反馈,是必要的。由于“习惯粘附”的特性,当事人甚至会为自己的批判习惯辩护,需要咨询师耐心启发。

B、需要在新的人际关系,比如咨询关系中,感受到什么叫悦纳,如果新的人际关系让她感受到了批判,对她则没有帮助。

C、她需要学着使用新的悦纳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章:


焦虑类困扰的辨证调节法1~5节




上一篇:一宁讲平等心
下一篇:一宁精品咨询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首 页 | 重要公告 | 成功案例 | 强迫 | 焦虑 | 婚姻家庭咨询 | 社交恐惧 | 疑病 | 失眠/养生 | 神经衰弱 | 抑郁 | 企业EAP服务 | 修心养正
版权所有 一宁心理咨询(长沙)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14012097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 术支持:斌网网络